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秋节的作文700字有关中秋节的作文700字集锦六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作文700字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秋节的作文700字篇1今天,9月12号,老师和同学们要提前过中秋节。这次过节有点特别,既不是在五星级酒店,也不是在太湖边,更不是在家里,而是在教室。张老师神秘地从包里拿出月饼,同学们看见了,便讨论起来,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同学们脸上掺杂着各种表情。有的感到十分惊喜,有的觉得不可思议,觉得自己在梦游,有的一脸馋相,似乎在想:有月饼吃了!真实太有意思了。月饼是我国首都北京的名点“稻香村”。月饼是圆形的,金黄色,外面一圈是祥云图案,表示吉祥之意;月饼中间印着“稻香村”三个字,表示产地,“稻香村”上面还有“五仁”两个字,表示有五中果馅。下面还有一朵花,是莲花,代表和和美美。老师从包里拿出一把切饼刀,递给了陆文博。陆文博把三个月饼叠起来,用手按着,横着切下一刀,“哎呀”一声,一小饼块不幸“坠落”,饼块掉在了地上,可真是“刀下饼落”啊。接着,陆闻博竖着切下一刀,又切下一刀,斜切一刀,再斜切一刀,边切还边发出“呀、呀、呀”的声音。他数了数,才19块,整个班连老师有28个人呢,根本不够数,他只能继续做他的“工作”——切饼。最后,陆闻博象切萝卜一样一块一块地切哪块大,就切哪块。切了几刀,然后又数了数,28快,终于够数了。可是,三个月饼已经被他切得不堪入目,切零八落了。虽然月饼已经被切得惨不忍睹,但还是抵不住我们的食欲。张老师挑挑拣拣,拿了又放下,挑了好一会儿,才挑到一块最大的饼,藏了起来。张老师的这个看上去有点贪婪,又有点猥琐。老师把月饼盒走下讲台,递给第一组同学,第一组同学都好象张老师的跟屁虫,也一个一个地挑大的拿,拿的都是一等大饼块。月饼盒递到第二组,第二组拿的都是月饼中的“二货”了,月饼块个头明显小了。第三组可真是惨啊,拿的都是月饼剩货,个个都成了“扫货”的人。最惨的是最后两个同学,只拿到一些可怜的'饼渣渣屑,于是张老师大发慈悲,把自己偷藏的饼块切下一点,给他们吃了。吃月饼了,不,吃小小月饼块了。就那么一点小指甲盖大小的饼块,放进嘴,立即满嘴香味,核桃味,芝麻味、花生味、杏仁味……大家慢慢嚼,细细品,只觉得“香,香,香!”有的同学边吃边问老师:“这稻香村月饼哪里有卖啊?”还有的同学吃着不过瘾,跑到讲台上把月饼盒子舔了起来,惹得大家笑翻了。今天,9月12号,不是中秋节的日子,可中秋节的欢乐印在心里了。中秋节的作文700字篇2家乡的山说小不小,说大可也不大。可就是这么一座小山沟却是外婆一辈子的栖身之地。外婆一辈子没读过书,斗大的字也只认得一个“福”,不过,令我至今都羡慕不已的是,外婆居然能够把复杂的节气歌背得滚瓜烂熟,一字不差,至于每个节气里的节日自然就更不必说了。在我印象中,外婆她老人家最重视的则莫过于中秋节了。她常挂在嘴边的话是:别管日子过得好赖,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真比什么都强。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日子很是清苦,过中秋节就连最普通的自来红、自来白都觉得太过奢侈,但家里的中秋节却依然过得有滋有味。这全得归功于我那“化腐朽为神奇”的外婆。外婆亲手用少量的白面再掺上点玉米面作皮,以小白菜为饮,外皮再加上碎的花生芝麻作为点缀,做成饼的样子。这就是我外婆“发明”个性化的月饼。望着外婆那精心烤制并带有花纹的月饼,我们姐妹仨都垂涎欲滴,从内心感到了陶醉。是的,对于我们来说,月饼并非只是月饼,它更寄托着我们全家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对亲情的一种享受。就是这样的一些质朴无华的月饼,使我对每年的中秋节的到来都充满着希冀和期待,盼望着外婆郑重其事的拿出她的“作品”,再一个个分发到我们每个人的手中,然后再把那个最大的分成等量的几份,让我们对着月亮共同分享。我家的月饼几乎每年都是不一样的,月饼总是依外婆当时的心情、当时的`创意、当时的材料而定。可以说,每一年中秋节的到来,我们都会有所期待,有所猜测,在心里揣测月饼的模样和味道,而这也是一种享受呀。现在成家后的我依旧是不会买月饼的,一结婚我就向老公提议买了烤箱,每次中秋节我们小俩口都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创造力,来烤制出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个性化的月饼,享受着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甜蜜生活。街上那过甜过腻、过于大众化的月饼似乎从来未曾走入我家的生活。小时候,中秋节我品尝的是外婆亲手制作的月饼,如今我享受的是和老公一起亲手烤制的月饼。我喜欢渗透着浓浓亲情和温馨的个性化的月饼,。享受个性化的月饼,享受幸福的个性化的生活。中秋节的作文700字篇3又是一个月圆之夜,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在这一天的晚上,赏月就成了必备的一课,自古以来,赏月的佳作也可谓是数不胜数。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