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张明楷的100个刑法案例蔡雅奇刑法老蔡编写说明:这次为您呈现的是2018年度的张明楷教授的100个刑法案例,均改编自张明楷教授最新的著作和文章北京师范大学刑法学博士。讲课干脆利索无废话,直击考点绝不拖泥带水。人送外号“干货蔡”。法考圈中跑的最快的老师,每天早上5点起床跑10公里是他坚持多年的雷打不动曲目。人送外号“蔡跑跑”。敬业、认真、专注,是他的最大特点。干货答疑10公里,老蔡带你过法考。刑法老蔡,你值得拥有。1、A住在森林边上,对13岁的继子B早就心怀杀意。在一个雷雨交加的白天,A让继子B穿过森林,到森林的另一边去采蘑菇,A的目的是想让B掉入森林中唯一的一条小路的陷阱中摔死。B出发,但在离陷阱仅有3米时,遭雷击身亡。问:A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参考答案】故意杀人罪未遂。首先,B被雷击身亡的结果,不能归属于A。既然“行为人希望被害人遭受雷击身亡而让被害人前往森林,被害人果然被雷击死,都不能进行客观归责”,那么,本案就更不能进行客观归责,即不能将B被雷击死的结果归属于A的行为。换言之,A的行为与B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其次,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结果可以在客观上归属于行为人的行为时,才能谈论是否存在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这一问题。故本案也不存在狭义的因果关系错误的问题。最后,需要讨论的问题是,A让B去森林并希望他掉入陷阱的行为,是否已经产生了紧迫的危险,如果离陷阱比较近了,危险具有紧迫性,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的未遂,反之,如果离陷阱还比较远,如B刚出门即遭雷击身亡,对A就只能认定为故意杀人罪预备。据此,本案中A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2、A、B、C三人于冬日的某个夜晚在一小酒馆喝酒,C很快喝醉了,A、B商量了一下,由A叫了一辆出租车将C送回家。但到了C家楼下之后,C坚持不下车、不上楼,还要再回那个小酒馆喝酒。A遂陪C返回那个小酒馆,但小酒馆已经关门了。A劝说C赶紧回家,改日再喝,C依然不肯回家。于是,A就将C留在小酒馆门口,准备自己回家。A在回家之前,给B打了一个电话,说C现在就在小酒馆门口,B表示由自己来送C回家,A看B这么说,就安心的回家了。B来到小酒馆之后,发现C并不在门口,找寻半天,也没找到C,就也回家了。第二天早上,C被人发现冻死在离小酒馆30米远的拐角处。问:A、B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参考答案】B无罪,因为其没有履行救助义务的可行性,毕竟他在小酒馆门口找寻了半天也未找到C。A成立不作为犯罪。首先,A具有救助C的义务,义务来源是自愿接受的先行行为。其次,A具有履行义务的可能性。理由如下:(1)A先承诺将C送回家;(2)A将C送到C家楼下之后,C不下车时,A完全可以通知C的家人或者邻居;(3)A应当并且能够等到B到了小酒馆之后再离开,但A却提前离开了。最后,A的罪名,要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要么是遗弃罪。之所以可能成立遗弃罪,是因为醉酒的人可以被认定为遗弃罪对象的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3、A驾驶农用三轮车载客。按照规定,农用三轮车的限高是2米,A的农用三轮车本身是1.47米,但A在车顶上焊接了行李架,导致车高2.29米。B在人行道上接电线。按照规定,电线的高度必须是2.5米以上,但B接的电线只有2.28米。A驾驶农用三轮车经过该人行道时,碰到了电线的接头,导致车身带电,并致其中的乘客C死亡。问:A、B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参考答案】A、B二人均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首先,A、B的行为与C的死亡结果之间都具有因果关系(重叠的因果关系),从规范保护目的来看,应将C的死亡归责于A、B的行为。其次,A、B都是可以归责的,类似于每个人只投一部分毒药却最终导致被害人死亡一样,但A、B二人是过失的同时犯,故应分别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罪。4、A、B二人对C心存不满,早就想杀之。某日,A将C约至一公寓的房间后,A、B二人分别用板凳和花瓶猛砸C的头部,A还朝C的左大腿捅了一刀,C受伤后昏迷。A以为C已经死亡,就和B一起将C抬到公寓西边的机井房,打算将C投入井中毁尸灭迹。在将C的双腿塞到井口时,C突然醒来,向A、B二人苦苦求饶,A、B遂将C弃于井边逃离。后C被抢救,得以保命,但遭受重伤。问:A、B的行为该如何定性?为什么?【参考答案】故意杀人罪中止。【参考答案】故意杀人罪中止。本案中,A、B二人前后两行为都是故意杀人行为,具有一体性,或者说属于一连行为。在前后行为方式相同的情况下,或者在前行为容易或者通常会转变为后行为,而且前后行为性质相同的情况下,都可以认为前后两行为具有一体性。此时,放弃实施后行为,等于放弃实施重复侵害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