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先秦老学传播与接受述论的中期报告先秦老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种学派,主张以“天”、“道”、“德”为中心,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和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学的思想在先秦时期同时与儒家、道家等思想流派交流、融合、发展,其传播与接受情况较为复杂。本文就先秦老学传播与接受的情况进行中期报告。一、老子与道家对老学的接受老子是老学思想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道德经》是老学思想的代表性著作。但是老子与道家的思想也紧密相关。老子对“天”、“道”、“德”的思考再加上道家注重自然达观的思想,使得老子思想更为深入、完整。道家强调的“无为而治”、追求心境平和的思想也为老学思想的“无为而治”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因此,老子与道家对老学的接受,显得更加深入、有意义。二、荀子对老学的批判荀子是先秦儒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老学思想进行了尖锐批判。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礼法教化以及严格的法律制度才能让人们廉洁正直,而老学所主张的“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思想并不现实可行。荀子的批判使得老学思想在先秦时期在儒家中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和打压。三、庄子对老学的发展庄子与道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对老学的思考更为细腻、有深度。庄子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不应被礼教、权威所束缚。因此,他在老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了“自由无为”、“无证无物”的思想,使得老学思想得到了更为成熟的发展。综上所述,先秦老学思想的传播与接受情况较为复杂、多样化。除了受道家汇聚的启示外,儒家与老学思想的冲突也不断存在。但庄子的发展和完善,使得老学思想在其后代代相传中得以更全面、深入的发展,并对后来中国哲学思潮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