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猜测:(与太阳、地球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2.西方两个重要学说:学说代表人物主要观点3.地地心说(希腊)托勒密1.地球是球体球的2.太阳每天绕地球转一周运动:3.地球是中心,不动4.傅日心说(波兰)哥白尼1.地球是球体2.地球自转,周期24小时科摆3.太阳不动,是中心的基自转公转绕什么转地轴太阳础:方向自西向东摆具周期24小时一年特点地轴倾斜有摆证据1.傅科摆1.恒星周年视差(贝塞动方尔)2.天体的东升西落2.一年的四季变化向保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3.航天器、卫星的观察持不变的特点。原理:(“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5.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6.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以经线为标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15°为一个时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为0°经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经线以西为西经,北京位于东八区。7.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轴是倾斜的,北极星在地轴的延长线上。8.四季的成因: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有规律地变化,所以形成了四季。9.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成因:地球的自转、公转,地轴的倾斜(倾斜角度越大,极昼极夜发生的范围越大)1/610.在我国,白昼最长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短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1.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水钟(容器中水越多,水滴得越快):泄水型水钟、受水型水钟(课本P54)钟面2.机械摆钟摆绳钟摆摆锤摆幅无关3.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摆锤无关摆绳长度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4.摆长不等于摆绳的长度。摆长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结合作业本P27)5.摆的特点: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影响单摆摆动快慢因素是摆绳长短,(伽利略)证实了这一点。6.摆在摆动过程中摆幅会越来越小(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摆的摆动幅度越来越少,最终会停下来),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7.(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8.如果没有钟表,你有多少办法知道时间?答:如果没有钟表,我有以下方法知道时间:1、日影;2、上下课的规律;3、自己日常生2/6活的规律;4、水钟;5、烧香记时、6、沙漏等。9.你会用哪些方法来说明时间过了一个小时?答:1、两个课间加一节课是一个小时;2、从上午自习到下午第一节课的时间是一个小时;3、写一篇500字的作文;4、看完一集电视剧等。第二单元热1.衣服不能提供热量,但可以保温。2.许多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概念:热胀冷缩)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4.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都架在滚轴上。5.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6.气体热胀冷缩的能力最强。(喷泉实验,作业本p15)7.热胀冷缩的微观解释: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当物体受冷后,微粒运动减慢,微粒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8.热传递的方向: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9.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10.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1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12.装冷水的小塑料袋放入热水中会下沉,装热水的小塑料袋放入冷水中会上浮,这说明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水在变热过程中,如果水温发生了变化,它的沉浮也可能发生变化。3/613.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晒太阳时会感到温暖是热辐射,手冷时抱一个热水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