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风险社会的公共治理问题探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近年来,各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风险与不确定性不断增加。风险成为挑战人类社会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对公共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其著作《风险社会》中提出了风险社会的概念,指出在现代社会中,风险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结构现象:风险的存在和处理不再作为已知的规律和需求,而成为一种新的结构性问题。风险社会的到来,要求公共治理不再只是单纯的行政管理,而是要面临更为复杂的问题和挑战。本论文将围绕风险社会的公共治理问题展开探讨,探究公共治理在风险社会中的作用和挑战,旨在提高公共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一)风险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本章将介绍风险社会的概念,以及特征,分析风险社会的基本特点:不确定性、非线性性和无法逆转性,探讨它们对公共治理的影响和意义。(二)风险社会的公共治理体系本章将介绍风险社会的公共治理体系,包括公共治理的目标、内容、主体和结构等方面,探索公共治理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三)公共治理在风险社会中的问题和挑战本章将分析在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信息不对称、多元利益冲突、科技创新与管制的矛盾等方面。同时,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增强公共治理的效果和可持续性。(四)国际和国内公共治理的比较与对接本章将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公共治理经验和案例,探讨如何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实践,吸取其他国家公共治理的正面教训,提高我国公共治理的水平和效率,为我国风险社会公共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三、预期结果和创新点本文旨在通过对风险社会的公共治理问题的研究,探讨公共治理的目标、内容、主体和结构等方面,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同时分析国际和国内公共治理的比较,探讨如何提高公共治理的水平和效率,为我国风险社会公共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一)对风险社会的公共治理问题进行系统的探讨和分析,提出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见解。(二)进行国际和国内公共治理的比较和对接,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公共治理模式和方法。(三)借助机器学习等新技术手段,对各种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提高公共治理的效率和精度。四、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进度安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明确研究问题和思路;第二阶段:基于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对风险社会的公共治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第三阶段:分析国际和国内公共治理的比较,提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公共治理模式和方法;第四阶段:展开数据分析和建模,优化公共治理的效率和精度;第五阶段:撰写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五、参考文献[1]贝克.风险社会——对现代性的一种描述[M].上海:译林出版社,2010.[2]邓小刚.公共治理新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5.[3]吴敏.风险社会的公共管理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7,(5):15-18.[4]姜彪.公共治理:理论和实践[J].J,2015,36(2):15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