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1.读准字音运载(zài)橘(jú)红角(jiǎo)落翌(yì)年开辟(pì)乐曲(qǔ)酝酿(niànɡ)横亘(ɡèn)着(zhuó)陆2.解释词语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后泛指做事要趁鼓起劲头的时候一口气干完。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bǐyù)做准备工作。苛刻:(条件、要求等)过于严厉,刻薄。尘封:放置已久,覆满灰尘。辉映:照耀;映射。翌年:明年。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píngfán),很出色。凡响,平凡(píngfán)的音乐。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从地面上陡然耸起。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巨大;也形容声势浩大或影响巨大。3.走近作者几位作者均为新华社记者。4.了解背景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结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前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chéngwéi)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本文标题(biāotí)有两层含义:1.吃透文本第一部分(1~3自然段)是导语部分,点明这则新闻最主要、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即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第二部分共分六层1(-“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介绍中国航天事业开始的背景。2(—“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写中国制造卫星的历程。3(—“一张张构思草图中”)写中国航天计划的早期准备。4(—“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写航天计划开始实施(shíshī)的时代原因。5(—“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写中国航天战胜技术难题的曲折过程。6(—“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了太空的能力”)写中国航天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第二部分是新闻的主体部分,是对中国航天史的回顾。作者把目光投向了历史的深处,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中国的飞天梦以及我们实现飞天梦的艰辛过程。第三部分(最后四段),是新闻的结尾部分,把笔拉回到了现实事件中,这样从头至尾形成一种首尾圆合型的结构。导语(dǎoyǔ)部分主体(zhǔtǐ)部分回顾(huígù)重大意义的事件结尾(jiéwěi)部分2.疑难探究(1)理解“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yúntiān)的发射架”这句话的含义。(2)文章是如何(rúhé)描写火箭升空的?试体会用词的妙处。(4)“在航天(hángtiān)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这句话有什么含义?(6)“1986年的春天,可能来得(láide)比哪年都早”寓含什么深义?【答案(dáàn)】C(着:zhuó)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运载(yùnzài)摘星揽月橘红四战四捷B.沉闷拨地而起竖立直刺九宵C.震动惊天动地跨进大漠深处D.落伍举国关注响彻发源地【答案】B(拨—拔,宵—霄)3.下列各句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1)为了这个飞天____,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2)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____。(3)“神舟”一号实验飞船(fēichuán)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____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4)“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___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答案(dáàn)】C(A.慷慨解囊:毫不吝啬地拿出钱帮助别人;B.万籁俱寂:各种声音都停息了;C.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D.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5.对本文的标题理解(lǐjiě)不正确的是()A.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B.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可喻指这一探索过程。C.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可以吸引读者,本文的标题揭示了新闻事件——“神舟”五号飞船发射。6.对本文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文的导语是第一、二、三自然段,其他文段是主体内容。B.这篇新闻回顾了中国一代又一代航天人为了实现航天梦想努力了近百年。C.第四自然段开始的新闻主体部分,引用的几乎都是背景材料,回顾中国航天研究史,按时间顺序叙述。D.这篇新闻是首尾圆合型结构。首尾记录的是“神舟”五号的发射场景,中间穿插(chuānchā)了中国航天史的简要回顾,二者很自然地衔接在一起。【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