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映雁****魔王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服无等则朝廷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可知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是为了解决权力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问题,从而避免出现内乱,稳定统治秩序,故选C;庶子也能保证血统的纯正,故排除A;西周尚未实现中央集权,排除B;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仅仅是表面现象,没有反映本质问题,排除D。2.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中央集权尚未形成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政治与血缘相结合D.封建等级秩序森严【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可知中国古代早期还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对地方掌控有限,诸侯享有较大的自主权,因此更不可能是等级森严,故选A,排除D;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神权的内容,排除B;题意仅反映了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血缘关系,排除C。3.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不是向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说明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重要,反映了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帝”是商王心中的最高神,祖先地位并未高于神;B、C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血缘宗法观念,不是占卜决策国家大事,也不是王权的神秘色彩。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4.《史记》载:“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表明A.秦始皇帝,才能非凡B.君相矛盾,尚不突出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D.皇权至上,大权独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可以得出皇权至上,大权独揽。故答案为D项;A项说法与主旨不符,排除;B项说法与皇权至上不符,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点睛】本题属于提炼信息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其一,发现。即找出材料中关键的字词句段;其二,转化。浓缩关键的字词句段,转化历史学科术语。5.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B.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C.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D.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身为丞相的赵高权力较大,群臣附和赵高,指鹿为马,可见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选项C正确;选项A并不是本质问题,排除;丞相制度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B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认识到群臣赞成丞相,说明当时丞相权力较大,威胁皇权。6.唐朝元和年间(806~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镈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根据所学知识推论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管草拟,门下省管审核,尚书省管执行,由材料信息可以得出崔祐拥有审核封驳的权力,由此可知,其任职于门下省,故B正确;AC不具有审核权,排除;参知政事是宋代官职,故D不正确。7.某人为了让弟弟顺利取得任官的机会,故意在分家时,将优厚的部分归于自己,让弟弟取得贫瘠的土地。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能让”,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这个故事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出现在哪个朝代A.秦朝B.两汉C.魏晋南北朝D.唐宋【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乡里民众因此盛赞其弟”“推荐这位弟弟参加政府的任官考试”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察举制,这一制度盛行于两汉,故B项正确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