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上传人:一吃****永贺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4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地球上的水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选择题1、海水深度是指深度基准面与海底之间的垂直距离,等深线是连接水域深度相同各点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深线上各点的深度相等。下图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与甲地相比,乙地()A.海水较浅B.坡度较大C.距陆地较近D.地势平缓(2)甲地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小,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水深度B.盛行风向C.人类活动D.大气环流答案:BA【提示】其他等值线图的判读及应用海底地形图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1解析:(1)主要考查了等深线的判读。(2)主要考查了海水的温度变化原因。【解答】(1)读图可得,甲地位于大陆边缘,乙地距陆地较远。与甲地相比,乙地海水较深,等深线较为密集,地势崎岖,坡度较大。故选B。(2)甲处等深线在0~100m之间,海水深度较浅,是导致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故选A。2、如图为南极地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1)~(2)题。南极地区水循环的特点是()A.循环量大B.缺少地表径流C.下渗量大D.循环周期长答案:D【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2暂无解析【解答】此题暂无解答3、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1)~(3)题。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B.强化对雨水的滞留能力C.减少雨水的冲刷,降低水土流失D.优化水生环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答案:B【提示】城市化的利弊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意义解析:植被浅沟相当于低地中的绿地、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增加湿度,截留雨水,调节流量等多功能,对缓解城市内涝等系列城市问题起到一定作用。3【解答】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是利用植被吸水能力,能拦截雨水,增加地下径流。雨季时,雨水被拦截,流速变慢,最终达到减轻内涝的作用,B对。4、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见图5)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据此完成15~16题。(1)该海域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A.逐渐上升B.匀速下降C.先降后升D.不均匀下降(2)“奋斗者”号深潜至马里亚纳海沟沟底,可能面临的考验是()A.水温低B.生物多C.压力大D.盐度高答案:D4C【提示】海水的性质及其影响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海水的运动及其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是;随深度增加而递减,表层海水到1000米,水温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下降变慢。1000米以下,随着深度增加,水温接近0℃,总体变化不大,生物越来越少;海水压力不断增大,可能引起潜水器变形,危及潜水员生命安全;中低纬度深海盐度低于表层,不会造成威胁。5、下图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各环节,判断错误的是()A.a为径流B.e为蒸发C.f与风力大小无关D.d为降水答案:C5【提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解析:暂无解析【解答】读图可知,图中a为地表径流环节,d为降水环节,e为蒸发环节,f为水汽输送环节,与风力大小密切相关。C选项错误,本题要求选择说法错误的选项,故选C.综合题6、读下图,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径流总量为575亿m3),回答下列各题。(1)丙河的汛期在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2)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3)乙湖具有明显的咸淡分区,它的(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请分析原因。答案:(1)夏;冰雪融水;雨水(2)大西洋;北冰洋;位于地势较高的迎风坡(3)东部;原因: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虽地处内陆,湖泊西部有大量河水注入,起稀释作用;6湖泊东形状狭长,东西部水体交换不畅。解析:解:(1)首先确定图示中的范围位于我国新疆西部和中亚东部,这是答题的关键;该地区以北、以西地形以平原为主,因此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可以长驱直人到达中亚地区;甲地位于天山山脉迎风坡,故降水可达680mm,丙河地处内陆,其补给主要靠高山冰川和甲地区雨水补给,所以汛期主要集中在夏季。(2)本地区南面青藏高原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