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4.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南京市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江苏省南京市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南京市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石器早、中期墓葬中的随葬品,大多是墓主人生前的“私人”用品,而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则出现了不同规格的墓葬形制,随葬品数量不等,甚至出现象牙和玉料等彰显墓主人身份的物件。这一变化说明当时A.礼制观念萌发B.手工业技术高超C.国家形态初具D.血缘氏族被打破2.下图为山东临沂五里堡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庖厨图》(局部)图中有双人烧烤的画面,其中一人在烧烤肉串,另一人持扇扇风。这幅图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A.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B.农业经营的主体多样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D.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3.唐律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由此可见,唐律A.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B.渗透外儒内法理念C.体现以情入法的特征D.秉持平等理性思想4.下表为宋代江南若干市镇商税的增长(单位:贯),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镇名北宋熙宁商税额南宋商税增长指数常州湖镇281410800284青城19747592316湖州乌墩镇210420484873新市镇17716470265A.江南市镇数量增加B.城市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折射出人口版图变化的影响5.某位思想家的年谱中有下面这样一段文字:“先生三十七岁,始悟格物致知。……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该思想家的上述主张A.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D.突出反对君主专制6.咸丰二年(1852年),清代漕粮海运,仅实行于江苏省。咸丰三年,清政府宣布,将浙江全省以及苏、松、常、镇四府和太仓州等处“漕米,同办海运”。由上海招商船承雇,装载海运至天津。与上述变化密切相关的是A.列强逐渐控制中国航运业B.国内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C.政府扶持民族航运业发展D.近代造船工业兴起的影响7.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时指出“其始雇用洋人,兼募沿海之人,逐渐讲习,俟中国人驾驶行洋既有把握,再将洋人辞退”。“此本权宜应急之谋,实非经久可恃之道”,只有“各事不必借材异地,方为自强长策”。李鸿章意在说明A.“中体西用”原则是权宜之策B.办实业急需科技型人才C.国家安全受制于洋人的困境D.国家发展需要独立自主8.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扩大到地跨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数个省级和一大批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军人数发展到12万余人,党员人数达到13万以上。其主要原因是A.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B.人民民主革命政权广泛创建C.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D.中共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9.抗战时期《力报》在一篇社评中提到:“华北我军出击之日,正是敌机170架狂炸我陪都,市区大火,精华悉付一炬之时,我军以胜利的出击回答日寇之残暴兽行,为遇难同胞雪恨。坚定了全国的抗战意志。”社评所述我军的出击A.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B.表明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C.推动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D.有力配合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10.下图是发表于20世纪某一时期的宣传画,此画反映的事件A.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B.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C.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D.有利于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11.某次国际会议上,通过中国一系列艰苦而充满智慧的工作,一些对新中国存疑虑甚至视中国为和平威胁的国家改变了认知,逐步认同和接受新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张。巴基斯坦首相阿里说:“中国无侵略意图,共产党与非共产党国家能够合作。”上述外交活动A.表明中国外交开始超越意识形态B.积累了塑造国家形象的经验C.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D.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条件12.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年私营企业产值(亿元)国有企业产值(亿元)外资企业产值(亿元)份1992083336211775082005520405542346502001295145179324592A.我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B.改革开放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