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个“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docx
上传人:努力****爱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6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31个“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docx

第31个“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1个“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第31个“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精选33篇)第31个“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篇112月3日,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网信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巴南区委、巴南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重庆志愿服务季——“12.4”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暨“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巴南区举行。对于普法工作及志愿服务工作,巴南区在工作思路上求新,在内容形式上求活,在活动实践上求实,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更需要树立全体公民的法治信仰。近年来,巴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除了在全国率先开发运用手机APP普法考试,提出“执法即宣传、管理即普法、司法即释法”思路,还通过层层落实普法主体责任、梳理《职责普法目录》、强化以案释法警示宣传、打造特色法治文化、搭建新媒体普法平台等举措,将普法根植于日常工作之中,逐步构建起全区各级各地、社会各届共同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同时,巴南区积极开展各类法治创建活动,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39个、社区22个,创建市级“平安校园”92所,全国“零犯罪学校”8所。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广大群众法治意识明显增强,法治精神广泛传播,巴南的普法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区等国家级荣誉。值得一提的是,巴南区志愿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及社会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工作与社会治理、生态环保、思想道德建设、文明传播、扶贫攻坚等党政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了起来。特别是在巴南区社会治理创新的“三社联动”工作中,区文明办、区志愿者协会引导和鼓励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项目申报,同时在全区的主城社区探索推出了“守望夕阳”、“花季护航”等“三社联动”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几年来,全区注册志愿者由原来的3万余名发展到现在的12.8万名,志愿服务组织由180余支发展到现在的747支,为建设大善大美尚文巴南做出了积极贡献。第31个“12·5国际志愿者日”活动总结篇2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表彰宣传各类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展示志愿服务风采,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注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风尚,昨天下午,市文明办、团市委等市志愿者行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联合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责任照亮未来”20xx年度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长盛蕾,市文明委主要领导,市志愿者行动协调委员会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各市区志愿者协会、社会志愿服务团队志愿者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在苏州志愿者之歌《为爱携手一起来》中拉开帷幕,苏州团市委、苏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携手全市各级团组织、青年公益组织、专项志愿者团队共同发起《苏州青年志愿者诚信服务公约》,倡导广大青年志愿者以诚信服务为本,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会上表彰了20xx年度苏州市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团队、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佳“金乡邻”志愿服务社区以及由苏州团市委评选的20xx年度苏州市十佳青年志愿者。3位志愿者代表不同的志愿服务团队及项目分享了志愿路上的故事与心情。而在活动中,还举办了苏州市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发起仪式。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余家长期关注、支持志愿公益事业的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苏州市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号召更多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在推动“德善之城”文明苏州建设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健全完善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越来越多社会力量开始关注、参与志愿服务,全市志愿服务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全社会各类“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全市注册志愿者人数120余万,全社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更加浓厚。盛蕾在讲话中表示,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全市志愿服务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一道靓丽风景。盛蕾要求,接下来,苏州的志愿服务要不断完善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以科学管用的制度保障志愿服务常态、长效开展。特别是要从志愿服务的招募注册、培训管理、服务记录、嘉许回馈等各个环节入手,发挥志愿者及组织的主体作用,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到社区、做到家庭;志愿服务要暖人心、接地气。要做到双侧发力,既注重需求方的实际要求,也要做好供给侧的改革创新,设计好项目、发展好组织,提供好暖人心、接地气的志愿服务产品,切实做到精准志愿;志愿服务还要画好同心圆、建好生态圈。志愿服务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要运用好互联网+的思维思路,画好以爱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