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20首(带 译文 注释).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20首(带 译文 注释).pdf

2019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20首(带译文注释).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天净沙·秋思【朝代】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注释(1)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2)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3)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4)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5)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2、清平乐·村居【朝代】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译文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大儿锄豆溪东,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最令人喜爱的是无赖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注释(1).清平乐(yuè):词牌名。(2).村居:题目。(3).茅檐:茅屋的屋檐。(4).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5).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6).翁媪(ǎo):老翁、老妇。(7).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8).织:编织,指编织鸡笼。(9).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10).卧:趴。3、长歌行【作者】汉乐府【朝代】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注释(1)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平调曲。(2)葵:“葵”作为蔬菜名,指中国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3)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4)”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5)秋节:秋季。(6)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7)百川:大河流。(8)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9)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4、春望【朝代】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注释(1)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破:陷落。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2)城:长安城。草木深:指人烟稀少。(3)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4)溅泪:流泪。(5)恨别:怅恨离别。(6)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7)抵:值,相当。(8)白头:这里指白头发。(9)搔:用手指轻轻的抓。(10)浑:简直。(11)欲:想,要,就要。(12)胜:受不住,不能。(13)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5、从军行【朝代】唐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译文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却看不见人,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注释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②横笛:笛子。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朝代】唐剑外忽传收蓟北,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