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否定及其在哲学变革中的意义论文.docx
上传人:一只****爱敏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否定及其在哲学变革中的意义论文.docx

浅谈否定及其在哲学变革中的意义论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否定及其在哲学变革中的意义论文笔者拟以“否定”为切入点来考察它在辩证法发展过程中的意义转变及其扮演的角色。“否定”是否具有规定性(即是否是完全的虚无),“否定”的对象是什么,否定行为得以进行的前提又将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又进一步构成了三位哲学家对辩证法的不同理解。所以考察“否定”这一概念在辩证法历史中的发展并不仅仅是要揭示一个哲学概念的演变,它还将进一步说明从黑格尔经马克思再到阿多诺的哲学理论发展的继承性和超越性,反映黑格尔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不同尝试方式。一、“规定了的否定”到“否定之否定”D·亨利希曾指出:“‘否定性’是黑格尔逻辑学的最重要的、方法论的基本分析手段之一。不研究否定的意义,就无法说明否定的方法与所有其他的方法的区别是什么……‘否定’是发展哲学理论和黑格尔所说的‘理念’的概念结构的唯一的基础。”“否定”(Negation)作为黑格尔否定性辩证法的核心和灵魂,不仅是“一切活动——生命的和精神的自身运动——最内在的源泉”,也是“绝对精神”自我展现、自我外化、自我确证自我的方法。那么,“否定”这一概念在黑格尔哲学理论中具有怎样的内涵?按通常理解,否定是和肯定相对的一个概念,它意味着否定是对某一肯定的否定,因而是一种“无”、一种“消逝”。然而在黑格尔看来,“否定”并不是单纯的否定。黑格尔受到斯宾诺莎“一切规定就是否定”这一命题的启发,并进一步认为,“一切否定都是规定”,所谓的“规定”就是一种“限制”,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他指出:“一种规定性自身就是否定,所以它们是否定的无,但是否定的无,自身就是某种肯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否定”和“规定的否定”其实是一个东西。在黑格尔看来,“否定”(Negation)作为“规定了的否定”(bestimmteNegation)就是“自否定”,他认为,“任何规定自身就有自否定的冲动”,换句话说,“在黑格尔那里并非一个事物遭受外来的否定,而是这个事物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自己打破了自己的肯定或规定”。因此“否定性则是自己运动和生命力的内在脉搏”),于是,否定作为“规定了的否定”,就成为这样一种东西,作为“扬弃”(Aufheben),精神通过“自否定”打开自身,发现“他物”是它自身的外化,精神进一步利用“否定”把自身与他物的界限包含在自身之中,跨越出去。精神(意识)为什么具有通过“自否定”而认识他物的能力?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否定的承载者——精神在黑格尔那里作为主体,具有进行否定的动力,有着向目的发展的冲动。作为主体的精神通过“自否定”,打开自身的界限,关涉他物,发现他物其实是自身的外化,精神随将所有陌生的东西作为他自身的他者、而在本质上也是作为它自身来穿透。精神作为主体,它通过它的中介——“他者”而达到对自身的认识,而这个过程就是逻辑否定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概念的精神也就是作为主体实现着的逻各斯,它是所有存在之物的秩序和理智的构成者。由此,“黑格尔把‘本体’即‘客观精神’主体化,赋予了其能动发展的本质”,作为主体的精神才有能力通过“自否定”在它所“构成”的客体性领域——在它的中介“他者”之中——重新发现自身,回复到与自身的统一。“否定”作为“规定了的否定”其实就是精神或意识的自我活动性,通过否定,意识获得了解放,精神也获得了主体—客体—同一性的洞见,并因此达到对客体性的扬弃。并且通过否定的中介物即“他者”,“精神”实现了对自我的限定,这使得精神变得“异于自身”,与自身疏远化了,然而精神又在“他者”的存在中重新发现自身,并且返回到了自身。而就当精神从其异化中返回自身时,“抽象之物”或者“被思想之物”即“他者”成为“意识的财富”。在辩证运动的过程中,主体精神通过“否定”扬弃了“他者”从而返回到自身成为“绝对精神”,但是纯粹抽象的“否定”如何可能通过双重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而达到绝对肯定的精神呢?从上文了解到,否定作为“规定了的否定”就是“自否定”,这样“规定了的否定”就不再是一种外在的排斥和拒绝,而是精神内在的“自身反思的关系”。然而正是由于精神所具有这种的“自我反思性”,使得精神才有转向(回复到)自身的可能。对此黑格尔曾明确地指出,“自否定”这一概念,“构成了概念运动的转折点”,也就是说,在黑格尔那里,正是由于否定所具有的自否定本性使自己成为否定之否定。“规定了的否定”自身已包含了肯定与否定两个方面。在黑格尔那里,“肯定”和“否定”其实是一个过程。那么,作为第二次否定的“否定之否定”就是“规定了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的方面。它从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潜在地存在于否定之中了,只不过黑格尔把它放进了一个时间序列之中,在适当的时候把它表达出来了而已。如果我们把“规定了的否定”比作一个弹簧的话,那么黑格尔的否定——否定之否定——规定了的否定只不过是这个已经被拉长的弹簧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