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如何写律诗第一篇:如何写律诗如何写律诗平仄定义:是中国诗中用字的声调。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调平仄。*平调:分两种,基本上是平缓轻柔的声调。**阴平-较小声**阳平-较大声而且声尾上扬*仄调:分三种**上声-高昂明亮**去声-尖细哀柔**入声-短促因此平仄又常被分为四声:分别是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国古籍中有不少说明。近体诗的格律在唐朝逐渐定型以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依然深受欢迎。书店里关于诗词的书籍销量一直很好。相信绝大多数人从小都接受过唐诗的启蒙。或许,这就是中国人从骨子里蕴藏着“平平仄仄”诗韵的原因。然而喜欢是一码事,写作又是一码事。初学写作的朋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恰恰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格律给我们的束缚。克服了这个困难掌握了格律,就可以驾御它,用它演奏你最优美的旋律。反之,躲避它,畏惧它,它就成了束缚你的绳索。当别人用格律诗唱和联句时,你只能是这台音乐会的看客,否则,你发出的音符很难与那台会和谐。来吧!让我们看看格律这个东东究竟有多难,或许,在你用了小小的一点点时间和精力以后,你会说:就这————没有什么嘛!一、近体格律诗我国古代的诗歌,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到了唐朝,诗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因为这种受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约束的诗体是新近形成的,所以唐朝人称之为“近体诗”,而把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诗体。称之为“古体诗”,“近体诗”称之为“格律诗”,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近体诗”,前人概括为四句话:“限字限句有定数,平仄相间要协调;对仗恰当要工整,用韵韵部要统一”。如果网友们喜欢“近体诗”的韵味,那么不妨下点功夫,弄明白这四句话。如果不喜欢格律约束,就写现代诗好了。1、、什么是“绝句”?通常说“绝句”,是指近体诗的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和五言绝句“五绝”。不包括古体诗的七言四句古体“七古”,和五言四句古体“五古”。2、绝句的句式无论律诗还是绝句,常见的各四种基本句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注()内可平可仄其组合起来也就是各四种格式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七绝格式(二)首句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七绝格式(三)首句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七绝格式(四)首句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五绝格式(一)首句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五绝格式(二)首句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五绝格式(三)首句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五绝格式(四)首句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3、简说什么是平仄平仄声是诗词格律的基础,也是初学者最为头疼的事。来琅琅上口不必非用平水韵。对于初学者来说,知道了汉语拼音中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即可,至于入声,那就学中慢慢掌握。4、简说什么是押韵写诗要求押韵,按照格律,一首诗的用韵应统一。也就是说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不能无韵或押其它韵部的字。初学者应当买一本韵书《佩文诗韵》(平水韵),或从网上下载。一般常用字可以在《佩文诗韵》找到。绝句和律诗的首句,一般是可以押韵的,也可不押。第二、四、六、八句末尾字必须押韵。做诗如果没押韵,叫出韵或落韵,在古代科考时,出韵则判不及格。写诗要押平声韵。现代人写诗,可以按《平水韵》,也可以按现代汉语拼音的新韵,但不可混用。5、律诗律诗分为两种,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通常所讲的七律或是五律是指每首八句的律诗,另外七言排律和五言排律,是指在八句以上的长律。顾名思义,律诗和绝句一样是格律化的诗体,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除了开头和末尾两句以外,所有的句子都要两两对仗,同时也不得押错韵,哪怕是长达数百句,也要遵循这个规定。6、黏(粘)和对诗的一、三、五、七等奇数句称为上(出)句,反之,偶数句为下(对)句。上句与下句平仄相反,称之为“对”,错了就是“失对”。两句为一联,后联上句与前联的下句平仄相同,称之为“黏”错了就是“失黏”。以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为例:(平)平(仄)仄仄平平——上句(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