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以8.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以8.doc

小学五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以8.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养成好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尊敬的各位家长们:大家好!今天,因为孩子,我们又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深深地体会到家长工作的辛苦,我更明白孩子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密切关注与支持。因此我对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了孩子们的成长,不辞劳苦,谆谆教诲,在你们爱的目光中,在你们春风化雨的关爱下,孩子们像阳光下的小苗,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在平时,常有一些家长、朋友和我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我常将话题引到孩子的习惯培养上去,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儿童来说,好的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因此,可以这样说,学习成绩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学习习惯的比赛。而习惯的培养在小学阶段,五年级是十分关键的一年。那么怎样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呢?首先我谈一下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方法,而是观念!许多家教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家长错误的家教观念所致。什么是观念?观念不同于一般的知识与方法,它是高一个层次的东西,知识和方法只能解决一招一式的具体问题,而观念却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在多年家教研究与实验中,有关专家总结了七个关系孩子发展的重大观念问题,在这里我提出来与各位家长共同学习。1、好家教在没出问题时抓家教,差家教在出了问题抓家教。曾经有一位家长,他的孩子已经很优秀了,但每一次的家长培训他都参加,有的家长就问:“你的孩子那么优秀,你怎么还来?”这就是家教观念上的一个问题。许多家长是等到孩子出了问题才想起来要进行家教,但往往错以铸成。其实家教应该是渗透于孩子生命成长每时每刻的事情,是孩子终身发展不可缺少的阳光和水分。2.、两条腿走路更稳更快。你们的孩子已经是五年级的孩子了,已经有一定的能力了。所以要求都应该有两套学习方案。一套来自老师,一套来自于家庭。如果家中父母能点播也行,但自学最好。这种自学能力不是单纯的拿着课本啃,而是来自于课本以外的能力,但又回归于课本。这就需要家庭平时所进行的潜移默化作用。只有把整体化的学校教育和个别化的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孩子才能更稳更快的掌握知识。3、把食指换成拇指。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豆豆是个比较听话的孩子,可就是做事拖拖拉拉,对什么都没兴趣,而且沉默寡言。专家给她母亲开的处方是:多鼓励、少批评。每天至少要表扬孩子一次。一个月后,孩子的母亲高兴的给专家打去电话,说她的孩子变了,变得爱说笑了。有的家长错误的把家教理解为‘管“孩子,这里的管,就是批评、指责、督促。这就误解了教育的使命。教育与治病不同,治病是哪里有病治哪里,而教育却是要盯住孩子没有问题的地方多给予表扬、鼓励,使优点发扬光大。即使优点很小很微弱,我们也要大张声势,使之成为明天的现实。所以,在这里有专家建议:与其每天向孩子伸出食指,对孩子指指戳戳,不如伸出拇指来鼓励孩子,支持孩子,给孩子更多的正面的能量。4、没有播种哪来收获。有的家长总是抱怨孩子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老是对孩子发急,对自己也发急,然后满世界找灵丹妙药。请问:在这之前你教了多少?这就是没有播种哪来收获?其实,家长这时候着急也没有用,越急问题越多。这时候唯一应该做的事,就是对孩子更耐心一些,同时要赶快想办法播种,播良种,以待来年收成。另外,播种本身不能太急功近利。好的家教是随时、随机播种的,有时还是没有目的的,但从长远来说看,总会有意外收获的。5、磨刀不误砍柴工。一般孩子若果出现了明显问题,背后都有比较复杂的原因,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系统调理、改变状态,系统调理就是要认真分析,找出内在的和外显的本质,内外治理,即医学上的中西医结合。其中,内在的更为重要一些。所以,为了治本,有时候要绕道而行。6、面揉得太多会成死疙瘩。我们提倡家教,但家教过度也会堵死孩子智慧的巧眼,就像面柔得太多会成死疙瘩一样。一团筋道好的面,一定要有醒面的时间。教育也要留有空白,要给孩子空间,让他们的自发性得到张扬。7、看得太近反而容易走样。家长对自己孩子的了解和判断常常与我们一些老师的了解和判断有很大差距。往往家长认为是天大的事,老师们认为并不重要;而老师们特别看重的东西,家长却并不在意。尤其是在分析孩子的优缺点、长远发展和短期发展等问题上,分歧比较大。按说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了,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那是因为家长看孩子看得太近了,反而看走样了、看失真了。很多时候他们对孩子的缺点如数家珍,对明显的优点却视而不见。其实,教育需要大眼光,大眼光就应该拉长一些“焦距”。其次,在小学阶段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我把它概括为“四个关注”和“三个要”。1、关注孩子上课听讲的习惯。孩子是否专心听讲,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联系老师,从老师那里直接了解情况。我经常问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