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64 大小:2.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学习教案.pptx

广州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医学(yīxué)微生物学各论肠道感染(gǎnrǎn)细菌肠杆菌(gǎnjūn)科包括(bāokuò)——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克雷伯菌属——摩根菌属——枸橼酸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等//肠道杆菌(gǎnjūn)共同特点SS培养基(沙门(shāmén)志贺培养基)乳糖、中性红指示剂、胆盐、煌绿等抑制剂生化反应活跃,常用于鉴别肠道杆菌乳糖发酵试验重要试验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肠道非致病菌肠道致病菌多数(duōshù)不发酵乳糖肠道非致病菌多数(duōshù)发酵乳糖抵抗力不强,60℃30min即可灭活易出现各种变异抗原结构复杂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表面(K、Vi)抗原溶原性转换(zhuǎnhuàn)抗原(kàngyuán)构造复杂第一节埃希菌属/生物学性状(xìngzhuàng)致病性外毒素(由ETEC产生的肠毒素)(1)不耐热肠毒素(LT),分LT-I和LT-Ⅱ两型蛋白质对热不稳定,与霍乱肠毒素相似A亚单位——毒素活性成分机制B亚单位——与肠上皮细胞受体(GM1神经节苷脂)结合(jiéhé)B单位与受体结合(jiéhé)→导致A进入细胞内→激活腺苷酸环化酶(2)耐热肠毒素(ST),分STa、STb两型为低分子多肽,对热稳定机制为激活细胞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导致腹泻LT和ST同时(tóngshí)存在,致病性要强所致疾病:肠道外感染(内源性感染)化脓性感染——定位转移腹膜炎、阑尾炎、创伤感染、手术刀口感染、肺炎(fèiyán)、败血症、新生儿脑膜炎等泌尿道感染——病原菌来自病人肠道(上行性)占泌尿道感染首位、女性多见(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肠道感染——胃肠炎(腹泻),(外源性感染)肠产毒性大肠(dàcháng)埃希菌(ETEC):婴幼儿、旅游者腹泻,与霍乱功能相似肠侵袭性大肠(dàcháng)埃希菌(EIEC):成人腹泻,与菌痢相似肠致病性大肠(dàcháng)埃希菌(EPEC):婴儿腹泻(水样腹泻)肠出血性大肠(dàcháng)埃希菌(EHEC,O157):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肠集聚性大肠(dàcháng)埃希菌(EAEC):婴儿腹泻(持续性)致病性大肠杆菌(dàchánɡɡǎnjūn)引起的腹泻微生物学(wēishēnɡwùxué)检查与防治第二节志贺菌(痢疾杆菌)生物学性状(xìngzhuàng)/致病性与免疫性细菌(菌毛)吸附肠黏膜上皮细胞所致疾病——细菌性痢疾传染源:病人、带菌者传播途径:经口致病机制临床类型急性(jíxìng)菌痢中毒性菌痢慢性菌痢免疫力不牢固,易再感染微生物学检查(jiǎnchá)与防治第三节沙门(shāmén)菌属生物学性状(xìngzhuàng)/培养特性EMB、SS上呈无色透明乳糖(rǔtánɡ)不发酵菌落生化反应乳糖(-),葡萄糖(+)/+,多数H2S+,动力+,尿素(-)抗原结构(jiégòu)O抗原——特异性低、稳定、分群(组)H抗原——特异性高,不稳定,分型Vi抗原(毒力抗原)——不稳定,可阻止“O”凝集抵抗力不强致病性与免疫性所致(suǒzhì)疾病肠热症临床过程潜伏期2W发病初期:第1W(第一次菌血症)、高热(gāorè)、肝脾肿大、皮疹、WBS↓等全身中毒症状,此期血液(80%)、骨髓(90%(+)有大量细菌发病极期:第2-4W,全身症状持续加重,此期血、骨髓中仍有菌,但粪便(60%)、尿(20%)、皮疹液中可查到细菌,由于Ⅳ型变态反应——并发症发生,血液抗体达到阳性标准——肥达反应恢复期:第四周末,体温下降,症状消失,恢复期带菌1年(粪便仍阳性),血液抗体仍高胃肠炎(食物中毒)潜伏期短,6-24h,起病急,病程短2-4天,发热、恶心、呕吐(ǒutù)、腹痛、腹泻败血症经口感染,经肠道入血,败血症症状明显而肠道症状不明显带菌者健康带菌者,恢复期带菌者免疫性肠热症,病后免疫牢固,其它可重复感染微生物学检查(jiǎnchá)与防治血清学诊断(zhěnduàn)——肥达反应(Widal)临床意义O抗体(IgM),H抗体(IgG)O、H抗体均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大O、H抗体不升高,患伤寒的可能性小只有H升高,则可能是预防接种过或非特异性回忆反应,只有O升高而H不高,则可能是感染早期或其他沙门(shāmén)菌的交叉反应。第四节霍乱弧菌霍乱弧菌的疫源地生物学性状(xìngzhuàng)霍乱弧菌的单鞭毛(biānmáo)/培养特性兼性厌氧,氧气充分生长良好营养要求不高,故用pH8-9碱性培养基,耐碱不耐酸(pH7.4-9.6),形成(x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