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我剖析材料,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我剖析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我剖析材料,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我剖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四项总要求的第三项是找差距.这要求党员干部对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认真观察和寻找自己身上的不足和欠缺.着眼于政治规矩的严格遵守和内心深处党性修养的增强,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敬畏是中国传统典籍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今天中国人强调的敬畏对象与古代对个人的敬畏有所区别.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这三种敬畏对象的提出深刻反映了中国人的政治原则和党性要求,为党员干部行使权力提出了重大前提条件.之所以敬畏人民,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之所以敬畏组织,因为这是团结广大党员和实现政治目标的载体,拥有巨大的政治能量和光辉的历史成就.作为一名成员,当然要对寄托自己政治生命、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组织充满敬畏.之所以敬畏法纪,因为法律是维护社会公正、制裁罪恶的主要工具和强制力量;纪律是维护党的整体利益、惩处各类错误尤其是政治错误的主要标准和关键力量.党员干部在知敬畏上找差距,首先应该反观自照对人民、对组织、对法纪有没有敬畏之心.极少数领导干部不自觉地把群众当作乌合之众,把组织和法纪视作可有可无、可轻可重,这意味着已经到了不知敬畏的地步,到了必须棒喝的时刻了.其次,即使对人民、对组织、对法纪存在敬畏之心,还要评估一下这种敬畏是否深厚绵长.如果自我感觉浅薄寡淡,或时断时续,这就意味着与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存在差距.此时必须深深反思自己对人民、对组织、对法纪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符合.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如果能够自觉地在知敬畏上找差距,说明其党性修养还是存在的.反之,如果连敬畏之心都没有了,则意味着其政治生命面临着相当大的危险.戒惧指的是警戒恐惧,其对象往往是规矩和原则.存戒惧着重强调对党的纪律的严格遵守,强调外在的准则应该内化于党员的内心之中.党员干部在存戒惧上找差距,首先要测试自己对于党的纪律的了解程度,看一下是否全面、准确和深刻;其次是观察自己对于纪律惧的程度,也就是对于纪律尊重和谨慎的程度.通过这两个方面,党员干部可以看到自己与中央要求、与党章党规的差距.底线指的是人们能够接受、容忍的最后边界,这往往关联着组织和社会个体的根本原则.底线思维成为人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只要能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就能守住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政治责任,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党员干部在守底线上找差距,就是看一看在这四个方面有否违背基本规范的地方:一是看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存在突破四种底线的思想,在四种底线面前是否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二是看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存在突破四种底线的做法,如果真有突破,要评估一下走了多远可否回头.从思想本质上说,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解决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是通过知存守的功夫把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于心的问题.从主要内容上来说,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解决的是法律、道德和党纪这些规范内化于心的问题.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上找差距要解决的实际是三观上的差距,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把自己的思想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标,看一看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是否存在不足的地方;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上找差距要解决的实际上是对社会规范的违背问题,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是否有过违纪违法或背德的问题.此处的关键是党员干部对于人的心学这门必修课修得如何的问题,即党性教育和党性修养在自己身上达到什么程度、有效还是失效的问题.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上找差距主要是党员干部个人针对自身情况自觉进行的一种反思和诊断,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和必要内容.除了极少数违纪违法涉及组织处理司法处理外,绝大部分党员干部都是在自己思想深处进行自我斗争和自我革命,通过这些革命提高党性修养、消除差距.在此有四点需要把握好:第一,部分党员干部身上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是正常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这些差距和不足在多数时候或一般情况下对于正常工作的影响是不大的或不明显的,但并非没有影响.因此,对于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心性修养上的差距应该辩证全面客观地看待.第二,差距的缩短、不足的消除主要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