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狠抓落实年”工作推进情况报告“狠抓落实年”工作推进情况报告今年以来,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直各部门的关心帮助支持下,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在全乡范围内开展“狠抓落实年”活动。活动开展以落实党委主体责任,深入推进脱贫攻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推进为重点,着力稳增长、兴产业、调结构、惠民生等民生工作为落脚点,真抓实干,保证各项工作持续健康推进。现将乡2018年1—4月份“狠抓落实年”各项工作推进及贯彻落实情况做如下报告:一、各项工作推进及贯彻落实情况(一)抓实脱贫攻坚,巩固脱贫成果按照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要求,乡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一是全面推广“村党总支+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资产收益产业脱贫模式,巩固德民生猪养殖合作社。同时,积极争取,做好扶贫项目申报。目前,已积极争取到水涧河出村道路硬化项目资金40万元,永胜生猪养殖项目资金100万元,千方百计完善脱贫出列“硬性指标”。二是摸清贫困“底子”,科学合理制定脱贫目标。在与县委、政府签订责任状后,马鸣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对照户脱贫“六有”标准、贫困村脱贫“十条”标准,精准筛选出全乡2018年计划脱贫贫困户37户100人,计划脱贫贫困村永胜村。三是攻坚克难,做实扶贫档案规范化建设。2018年以来,按照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要求,举全乡之力完成了马鸣、新楼房、密郎、瓦窑、永胜5个村(居)委会贫困户一户一档的规范细化。(二)抓招商引资,兑现生态环境秉赋今年以来,在认真研讨我乡的现实形式后,乡党委、政府研究制定了“一个主导、一个支撑”的招商引资策略。一个主导即利用我乡特有的优势资源—生态环境美,做大做好特种种植业(蔬菜、苹果、猕猴桃、野生菌),养殖业(肉牛、深沟鸡)和旅游业(乡村旅游、探险旅游、休闲观光游)。一个支撑即利用滇东产业新区核心区位优势、山地牧业入驻、特色小集镇建设等辐射带动作用,引进资金和技术,做大做强旅游业、肉牛产业、蔬菜业,并依托滇东产业新区核心区位优势和已引进的龙头企业这个平台,积极引进新的项目,走深加工路子,盘活创新传统农业。截止目前,马龙县红石生态农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建设项目新注入资金65038万元,红石庄园、山地蔬菜、林下养殖等部分产业投入运营;红石高原特色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项目,新注入资金50万元;马鸣乡特色小集镇建设项目新注入基金4500万元,7栋居民住宅及商业区主体工程完成;云南省山地牧业科技示范园续建项目,新投入资金12000万元,项目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陡坡梁子风力发电相关手续(林地审批、环评、土地使用)已办理完成,即将进入征地阶段,预计5月份能开工建设、三清高速建设已经完成了临时用地的租赁工作,预计6月份将进入征地阶段。马鸣乡按照1—4月份招商引资的进度及投资额计算,预计今年年底能全面完成8亿元的招商引资任务。(三)抓实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增强农村文化服务功能一是马鸣乡自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紧紧围绕“筑牢农村综合文化基础设施,整合有效文化资源,拓展群众文化服务功能”入手,投资40余万元改造原计生服务所,建筑面积达400余平方,文体广场600余平米的乡综合文化站;采购10台(套)4G运行内存电脑和10套电脑桌椅,建成40平米电子阅览室一个;建设配齐了可同时培训36人的培训教室一间;在文体广场旁建设了一组文化宣传栏;建立完整的文体活动管理制度,同时建立日常活动台账和档案资料;文化站设有专门多功能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和培训室连为一体,可用于文化培训和文艺排练。二是马鸣乡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按照“九有”标准建设,坚持“有场地,设施全,会管理,文化活动氛围浓,村办乡管,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选择了咨卡、挪地进行优化组合建设,配套硬件设施均达到要求。两个试点村的活动室面积均超过3200平米,承接了多次培训活动;设有图书借阅室,基本满足了群众日常阅读需要;两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均购置4台电脑,用于群众日常网络培训需要;两个试点村文体队伍发展良好,其中:挪地村有4支农村文艺宣传队常年开展活动,咨卡村有7支农村文艺宣传队开展活动的;宣传栏和长廊均按人口流动特点设置,均设在行政村办公地点;两个试点村明确由村(居)委会副主任负责文体活动的日常事务。(四)抓实产业发展,拓宽增收渠道马鸣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合作社为依托,以农民自愿发展为原则,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1、苹果产业发展迅速,效果明显。马鸣乡自2015年开始发展苹果产业,通过建立合作社、广泛宣传产业调整政策等措施,经过3年多的发展,目前全乡累计种植“龙威、龙嘎、红富士”等优质苹果2600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