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人教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六年级语文一、根据提示完成练习探索浩瀚宇宙,是梦想的yuǎnháng(①),也是创新的跋涉。中国在太空探索lǐngyù(②)取得显著成绩,不断刷新纪录。北斗、嫦娥、天宫、玉兔这些名字背后,是航天发射能力的显著提升。太空探索事业的突破和进展,不断hāngshí(③)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fēngshuò(④)成果。zhuóyuè(⑤)不凡的创新进一步激起人们对星空的好奇。人类是miǎoxiǎo(⑥)的,但人类的探索精神是伟大的。一代代中国航天人怀揣bùxièzhuīqiú(⑦)的航天梦,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pāndēng(⑧)航天科技高峰,创造出“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和探月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1)请根据短文中的拼音,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写出词语。(2)“两弹一星”的“弹”读音是();另一个读音是(),组词()。“载人航天”的“载”读音(),意思是();《采薇》中的“载渴载饥”中“载”的意思是()。(3)根据六年的学习,说说“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还包含哪些精神?你从学过的哪些内容中体会出来的?(至少写出两种)(4)读了短文,我想起了“创新”这个关键词,为什么要创新呢?请结合你积累的“名人名言”来回答。(至少引用一句)二、根据提示完成选择题。5.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惆怅.(chàng)蜜饯.(jiàn)观摩.(mó)运筹帷幄..(wéiwò)B.威胁.(xiě)探索.(shuǒ)憎.恶(zèng)头昏目眩(xuàn)C.暂.时(zhàn)徘徊.(huí)收敛.(liǎn)威风凛凛..(lǐnlǐn)D.唾.沫(chuí)狞.笑(níng)荒谬.(niù)惟妙惟肖.(xiào)6.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锣鼓暄天凿壁偷光雕梁画栋曼天飞舞B.震耳欲聋千锤百炼南辕北辙大义凛然C.杯盘狼籍娓娓动听手舞足蹈前扑后继D.垂头丧气豁然开郎依山磅水归心似箭7.下列词语中,与“泣涕零如雨”中“零”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零敲碎打B.感激涕零C.化整为零D.瘦骨零丁8.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劳苦一生。你觉得下面哪句话形容总理最恰当()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9.下面诗句中,和我国传统的民....风民俗有关系的一项是()A.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0.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唐僧师徒取经路上降妖伏魔的故事有智擒红孩儿、智取生辰纲等。B.《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爱丽丝的仙境之旅是从她追穿着衣服的兔子掉进兔子洞开始的。C.《两小儿辩日》中“孔子不能决也”的原因是孔子不想做判断。D.《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瑞典的拉格洛夫。三、回顾积累,完成填空。1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这种境界,,,既愿久立四望,。12.《两小儿辩日》中,一儿曰:“,,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13.根据语境默写诗句。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吟道:“,”。王昌龄感慨“,”《从军行》。陆游却在秋夜悲叹:“,”《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14.核酸检测排队时需要两米安全距离,为了更快更好地进行检测,一些社区准备为两米间隔线设置宣传牌,请你替社区人员设计一条宣传语,写在下面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中国制造》一文,完成练习。中华文明与“五谷”密不可分。“五谷”的概念在历史中不断变迁,通常指()、()、稷、()、(),分别对应现代的水稻、黄米、小米、麦子、大豆。大豆是何方神圣?又是凭借怎样的本领占据“五谷”之一席的呢?大豆是货真价实的“中国制造”,至少有4500年的种植历史。3000年前的《诗经》中就出现了它的身影:“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众多的考古证据也证实了“大豆生中国”的观点。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