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工作的不足和整改措施.docx
上传人:飞飙****ng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政府采购工作的不足和整改措施.docx

政府采购工作的不足和整改措施.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政府采购工作的不足和整改措施政府采购工作的不足和整改措施1政府采购的现状中国的政府采购从1996年开始试点,到1998年逐步扩大,再到2000年的全面铺开,现在已是初具规模.据统计,中国1998年政府采购额度为31亿元,1999年为130亿元,2000年为653亿元,仅3年间,就增加了20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1998年的3%增加到2001年的3.5%,占GDP的比重则从0.4permil;增加到7permil;.实践证明,政府采购作为改革公共支出的一部分是一个创新型制度,它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目前理论界研究的比较多的方面2政府采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目前各地基本上实现了政府采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政府采购范围窄,规模小近几年,政府采购发展迅猛,但采购规模小的问题依然很突出.目前政府采购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财政专项拨款的办公设备购置、车辆购置及少数工程及房屋修缮,而对货物工程及劳务等项目,仍未完全实行规范的政府采购,这使得政府采购节约财政资金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在现有的政府采购结构比例中,货物类采购的比重较大,服务类采购所占比例很小,仅为采购总规模的5~10%左右.2.2落实不得力政府采购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许多部门的既得利益,部门的负责同志如果从本部门利益出发,对政府采购的认识模糊会影响采购制度的推进.比如,一些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采取先斩后奏或先斩不奏的方式,把应进行集中采购的项目自行采购,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采购代理机构,从而使政府采购工作难以落到实处.2.3政府采购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和传统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的制约,政府采购资金管理往往存在预算约束力不强,财政监管失控,使得支出单位的自主支出权限过大,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盲目、重复采购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如四川省某州市通川区行政单位2006年政府采购总额为800万元,而预算内安排的只有200万元,其余600多万元大都是采购单位利用预算外资金或自筹资金进行采购的.还有的单位利用预算外资金的采购量比重过大,要占该单位年度政府采购量的80%以上.2.4政府采购法制化建设滞后,采购方式和行为等不够科学和规范2.4.1政府采购程序不够规范一是信息沟通渠道不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不公开发布应该发布的信息,如有的地区通过了地方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法规,按规定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发布,便于社会监督和供应商了解,但地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却认为这与其他地区无关,只限于在本地区发布;信息发布的媒体选择不科学,一些地方或行业的政府采购不是在指定媒体上公开发布相关信息,而是热衷于在本地区或本行业媒体上发布信息,有的还规定向采购机构收取信息发布费用,使政府采购信息发布渠道更趋复杂,增加供应商了解政府采购信息的困难.二是供应商资质审核不规范.在实际运作中,一些地方资格审查程序过于简单,虚假中标或中标后违约现象严重;还有的地方搞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达不到全面竞争的效果.三是具体评标、定标程序不规范.一些地方人为的因素过重,影响了政府活动的客观公正性,致使评标标准执行不严,重价格轻质量、重表象轻内涵,甚至出现人情标、虚假标,影响了政府采购的信誉.2.4.2政府采购方式不够科学政府采购工作还没有达到专业化,与客观发展不适应.一些地方在政府采购方式运作中,一是过分强调公开招标采购方式,采购竞价无限化.二是采购方式随意化,采购行为缺乏规范性和公平性.有的地方没有按照各种采购方式的实施条件进行选择使用,为图方便,随意简化招标程序,甚至还掺杂行政意志,使招标走过场,从而使采购活动及其物品的确定失去了公平竞争性.2.4.3政府采购行为不规范主要表现为:采购活动分散,形不成合力,不能发挥政府采购的宏观调控作用;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不明确,以及政府采购制度难以推行等.2.4.4缺乏对供应商的管理与保护从大范围来看,规范、统一的政府采购供应商市场准入机制还未建立.没有年检制度,供应商临时性投标,一锤子买卖较多.2.4.5投标单位在制作标书、竞标时存在违规行为一是标书制作不够科学、合理、规范,导致了政府采购行为的失败,降低了政府采购的威信,为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进留下了负面效应.如四川省某州市通川区在一次公开开标评标会议中,由于标书制作得不够严谨(底分90分,价格和服务承诺各占5分),最终评标结果是一商家以21.32万元中标,另两商家以19.54万元和25.3万元落标,评标委员会后未做任何说明,引起不少参与者的猜测和议论,也没有让落标商家心服口服,这说明,此次开标评标活动是未取得圆满成功的.二是恶意竞标时有发生.一些商家为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