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早寒江上有怀》阅读答案《早寒江上有怀》阅读答案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早寒江上有怀》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早寒有怀孟浩然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注】①当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②襄水,古属楚国。③《论语微子》有孔子命子路向长沮、桀溺问津,两人不说津(渡口)的所在,反而讥笑孔子栖栖遑遑,奔走四方,以求见用,引出孔子的一番慨叹。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运用起“兴”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作者面对眼前景物,思乡之情,不免油然而生。B.第二联只是透露一些思乡的消息,带有含蓄的意味,而又未点明;第三联,作者想象家人遥望天际的归舟,盼望自己的回家,点明了浓浓的乡思。C.“迷津欲有问”,化用典故,借孔子与隐士间关于从政与隐居的冲突,表达了自己隐居与从政难以抉择的矛盾心理。D.“平海夕漫漫”写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以天色阴暗,已至黄昏。这种景色,烘托出作者迷茫的心情。15.请结合诗句分析首联中“寒”字的作用。(6分)14.答案:A首联选取“落木”“归雁”“北风”等清冷形象,实为哀景衬哀情。15.参考答案:①内容上写明“寒”为寒冷之意,点明季节,通过深秋的典型景物,木叶渐脱,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来明确;②作者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感觉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③北风呼啸,天气寒冷,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以哀景称哀情,为下文作者写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做感情铺垫。(言之成理即可)简析《早寒江上有怀》是唐代诗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孟浩然曾于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到长江下游漫游过一次,公元729年(开元十七年)至733年(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到吴越漫游。这首诗当作于漫游长江下游时期的一个秋天。此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