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2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学习教案.pptx

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面向(miànxiànɡ)数据流的设计方法SD设计方法的主要思想:认为一个程序、一组程序或一个系统,是由一组功能模块(mókuài)来构成的。软件设计者首先必须无视程序、模块(mókuài)或过程的内部情况,而只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将系统看作是逻辑功能的抽象集合——功能模块(mókuài)的集合。结构化设计的优点:(1)减少设计复杂性。将对大目标的实现转化(zhuǎnhuà)为一些小目标来实现。结构化设计是一种减少设计复杂性的技术。(2)结构独立。结构化设计将功能性程序划分成多个相对独立的程序模块。(3)单一的功能模块,易于进行软件修改,易于开发和维护。(4)加强了代码的可重用性。描述工具:结构化设计方法(fāngfǎ)提出了一种图形工具——结构图。结构图是精确表达程序结构的图形表示方法(fāngfǎ)。它作为软件文档的一部分,清楚地反映出程序中模块之间的层次调用关系和联系。它不仅严格地定义了各个模块的名字、功能和接口,而且还集中反映了设计思想。结构图的主要内容:1、模块:方框表示,并用名字标识该模块。2、模块的调用关系:用单向箭头或直线连接模块间的控制关系。3、模块间的信息传递:用带注释(zhùshì)的短箭头表示模块间传递的信息。4、两个附加符号:弧形线表示循环调用,菱形表示选择调用。查询成绩系统结构图中有4种类型的模块:1、传入模块:从下属模块取得数据,经过某些处理,再将其送给上级模块。它传送的数据叫做逻辑输入数据流。2、传出模块:从上级模块取得数据,进行某些处理后,传送给下属模块。它传送的数据流叫做逻辑输出(shūchū)数据流。3、变换模块:从上级模块取得数据,进行特定处理后,送回原上级模块。它加工的数据流叫做变换数据流。4、协调模块:对其下属模块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模块。在一个好的系统结构图中,协调模块应在较高层出现。系统结构图中主要(zhǔyào)有4种类型的模块:数据流图的类型SD方法是以数据流图为基础设计系统的模块结构的。不同(bùtónɡ)类型的数据流图设计的过程以及所导出的初始的软件结构不同(bùtónɡ)。不管系统的数据流图如何庞大和复杂,一般均可分为变换型、事务型和变换/事务混合型。⑴变换型(IPO型)变换型的数据流图是一个线性结构,由输入、变换和输出三部分组成。信息沿输入通路进入系统,同时(tóngshí)由外部形式变换成内部形式。进入系统的信息通过变换中心,经加工处理以后再沿输出通路变换成外部形式离开软件系统。⑵事务型事务型的数据流图中,数据沿输入通路到达一个加工处理(如下图中的C),这个处理将输入分为许多相互平行的加工路径,并根据输入数据的类型,选择某一加工路径。其中C为事务处理中心,其任务是得到输入数据(输入数据又称为(chēnɡwéi)事务)、分析每个事务以确定它的类型、根据事务类型选取一条活动通路。事务(shìwù)型DFD图面向数据流设计方法的过程:1、精化DFD。去除数据流图中的数据存储等信息,对数据流图进行精化。2、确定DFD类型,和逻辑输入、逻辑输出的界限,映射出变换结构的顶层合第一层;如果为事务型,确定事务中心和加工路径,映射出事务结构的顶层合第一层。3、分解上层模块(mókuài),设计中下层模块(mókuài)结构。4、根据优化准则对软件结构求精。5、描述模块(mókuài)功能、接口及全局数据结构。6、复查,如有错转向2、修改完善,否则进入详细设计。变换分析设计:1、确定DFD中的变换中心,逻辑输入、逻辑输出。通常几股数据流的汇合处就是系统的加工中心,也可用以下方法确定加工中心:从物理输入(出)端开始,沿(逆)数据流方向向系统中心寻找,直到(zhídào)有这样的数据流,它不能再被看作是系统的输入(出)时,则它的前一数据流就是系统的逻辑输入(出)。介于逻辑输入和逻辑输出间的加工就是加工中心。2、设计软件结构的顶层和第一层——变换结构。顶层就是主模块的位置,其功能是完成对所有(suǒyǒu)模块的控制,其名称就是系统名称;第一层一般至少有输入、变换、输出三种功能模块。3、设计中、下层模块。对第一层模块自顶向下逐层分解。⑴输入模块下属模块的设计:为每个输入模块设计两个下属模块,一个接受数据,一个将数据转换成调用模块所需的信息。用类似的方法一直分解下去,直至物理输入端。⑵输出模块下属模块的设计:为每个输出模块设计两个下属模块,一个将数据转换成下属模块所需的信息,一个发送数据。用类似的方法一直分解下去,直至物理输出端。⑶变换模块下属模块的设计:根据变换中心的组成情况,按照(ànzhào)模块独立性原则,为每个基本加工建立一个功能模块。4、设计优化:根据优化准则对初始结构进行细化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