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杀活鸡活鸭生产线规章制度1基本条件1.1厂区设施应建有符合国家规定要求、与居宰规模相适应的验收间、待宰间、屠宰加工间、检疫检验室、冷却间、结冻库和冷藏库,并有活禽留养、隔离、急宰场所和包装物料储存、不可食用肉处理间、禽粪、废弃物暂存场所以及检疫检验不合格禽类及产品、废弃物无害化处理设备等辅助设施。1.2生产加工车间设施、设备1.2.1生产车间建筑结构应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设计规范,建筑面积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高度应能满足生产作业、设备安装与维修、采光与通风的需要:工艺流程合理,符合卫生要求,排水畅通。1.2.2车间地面应用防滑、坚固、不透水、耐腐蚀的材料修建:平坦、无积水:坡度应为1%~-2%(屠宰车间不应小于2%);易于清洗和消毒;与外界相连的排水口须设防鼠网罩。1.2.3车间内墙壁和天花板应使用无毒、防水、防霉、不脱落、易清洗的材料修建,墙裙不低于2m,墙角、地角、顶角应呈圆弧形。1.2.4车间门窗应用密闭性能好、不变形、不渗水、防锈蚀的材料制作,并装有纱窗、纱门(或风幕)。内窗台须向下倾斜45°,或采用无窗台构造。1.2.5车间内的照明设施应有足够亮度,并装有防护罩。屠宰和分割车间工作场所照度不应小于75lx,屠宰操作面照度不应小于150lx,分割操作面照度不应小于200lx,检疫、检验操作面照度不应小于300lx,要求灯光能直接照射在肉禽产品上,但不影响其固有色泽的辨认。1.2.6加工车间应设一侧通道,以便生产操作人员更衣消毒后进入各加工车间、各道工序。1.2.7更衣室、淋浴室、厕所等的设置应与生产操作人员的数量相适应。在更衣室出口或通道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与生产操作人数相适应的洗手、消毒设施:更衣室出口应设置鞋靴消毒池,其大小以生产操作人员不能跨过,深度以消毒液能浸没靴面为宜:洗手设施应以不锈钢或瓷质材料构成,应用非手接触开关。厕所设有冲水、洗手设施1.2.8屠宰加工车间应设有机械化屠宰的链条传送线、宰杀机、浸烫机、脱毛机、制冰机、体冷却机和热水供应系统(清洗用热水温度应不低于40℃,消毒用热水温度应不低于12℃)等设备及高压水枪。1.2.9在各检疫检验处放置不渗漏、易清洗、有盖的废弃物容器,并作专门标识。1.2.10应在胴体开剖前、去内脏后和冷却后,设置能充分喷淋冲洗禽体表面和腹腔的喷淋装置。1.2.11车间温度应按加工工艺要求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挂禽、宰杀、浸烫脱毛、预冷及分割场所应设置通风换气设施。1.2.12急宰间、不可食用肉处理间及隔离间的出入口,应设手推车轮、人员鞋靴出入的消毒池。1.2.13盛放禽肉产品的容器与盛放废弃物的容器不得混用,并有明显标记。1.3化验室厂内应设有化验室,配置专用的检疫检验仪器、设施(包括剖检、理化、微生物和感官检查),配备消毒药品。2消毒2.1禽类产品的消毒应符合GB/T16562的规定。2.2生产车间使用过的设备、工用具、操作台,用洗涤剂或消毒剂处理后,应再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肉品。2.3每班工作结束后,加工场地、墙壁、排水沟应彻底清洗、消毒。2.4更衣室、淋浴室、厕所、工休室等公共场所,应每天清扫、清洗、消毒、保持清洁。2.5装运活禽的车辆卸空后,应经过清洗消毒,方能离厂。3生产操作人员3.1应有与屠宰规模相适应的有专业资质的检疫、检验人员。3.2应配有依法经过体检,取得健康证明和上岗知识培训合格证的屠宰技术工人。3.3生产操作人员进入工作场所时应经过洗手、消毒,并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靴子,不得佩带手表、饰物。清洁区与非清洁区的生产操作人员不得互相串岗。3.4非生产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屠宰加工厂(场)生产车间。4生产管理4.1原料4.1.1活禽应来自非疫区,持有产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有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4.1.2运输活禽的车辆、禽笼必须预先经过消毒,并持有车辆消毒证明。4.1.3活禽经宰前检疫合格,取得准宰通知书,方可进入屠宰车间加工。4.2宰杀加工禽类居宰加工应按照NY/T330-1227的规定。4.3检疫、检验4.3.1禽类居宰检疫应按照NY467-2001的规定进行,检验应参照和GB/T17226的规定进行。4.3.2经检疫、检验合格出厂的禽类产品应有规定的检疫、检验合格标记。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禽类产品不得出厂。4.3.3经检疫不合格的禽类及其产品、废弃物等应在动物检疫员监督下按国家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擅自处理或带出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