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硼化镁超导体掺杂效应的理论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上传人:快乐****蜜蜂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二硼化镁超导体掺杂效应的理论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二硼化镁超导体掺杂效应的理论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二硼化镁超导体掺杂效应的理论研究的中期报告二硼化镁(MgB2)是一种重要的新型超导材料。其中的镁原子与硼原子形成层状结构,基态为p型,由于其较高的临界温度(Tc)和较低的制备成本,使得MgB2成为了超导领域内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然而,其超导机制并未完全被理解。为了探究MgB2超导性质的内在原因,近年来,学者们在掺杂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掺杂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异原子掺杂,通过引入其他元素(如碳、铝等)来调制MgB2的超导性质;另一类是原子缺陷掺杂,即“空穴”和“空位”的形成。掺杂的目的在于:1)调制超导性质,比如Tc的提高和Hc2的增大;2)寻找掺杂对MgB2电子结构、声子谱和超导磁性的影响。异原子掺杂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1.碳掺杂:碳掺杂、硼缺陷掺杂和碳硼双掺杂均可显著提高MgB2的Tc,并且硼缺陷和碳硼双掺杂还可以提高Hc2。碳掺杂和碳硼双掺杂在填充MgB2的g空穴时能够形成一些局域态,这些局域态与周围的离子相互作用,形成新的声子谱。此时,超导态的形成可能建立在声子态的嵌入之上,这也可以解释提高Tc的现象。2.铝掺杂:铝掺杂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一方面,小量的铝离子掺杂可以减少C/Al原子与B原子的拓扑关系,导致一个象棋格子结构的形成,提高了材料的超导性质;另一方面,较高含量的铝会导致材料的载流子密度下降,从而抑制超导性质的发展。3.硼氮复合掺杂:硼氮复合掺杂的结果是,含氮杂质赋予了MgB2更稳定的超导性质,并将MgB2的超导性质转化为n型,从而影响了MgB2的电子结构和超导机制。原子缺陷掺杂方案也有许多种,如硼缺陷、镁缺陷和硼空位等,这些方案的主要目的是形成一定的“点缺陷”,改善材料的超导性质。这些掺杂方案的诱导机制非常复杂,但从理论的角度可以说明某些掺杂方案对超导性质的影响。总的来说,掺杂的方式和掺杂元素的类型等因素会对MgB2超导性质的调制产生影响,其中的最大的效应来自于掺杂元素与基体MgB2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电子结构和声子谱的调制方面。掌握掺杂对MgB2超导性质的影响,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MgB2超导性质的机理,并推动MgB2超导材料在实际应用中更广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