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范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范文.docx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范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范文第一篇: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范文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围绕“自然之歌”这一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学会查“无字词典”》是一篇叙事文,本文通过爸爸和聪聪暑假旅游途中的一个生活片段,告诉我们理解词语的意思,不仅要学会查有字词典,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古诗两首》之《山行》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行走所见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枫桥夜泊》写的是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做一片美的叶子》这是一篇散文诗,作者用一般的语言描写了大树和树叶的外形之美,再由物及人,由“大树”和“叶子”想到人,想到了人的生活,启迪人们学习做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人。练习1的语文与生活主要是积累有关“自然风光”的词语;“诵读与积累”则要求学生诵读古诗,学着了解古诗内容。习作1是描写人物的事迹。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语文方面的知识,还能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到观察的重要,学习观察的方法,丰富自然知识。通过记观察日记,又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4、多读书多积累,学会与同学交流读书心得。5、通过对例文的阅读,让学生明白,习作的内容可以写经历过的、有深切体会的事,或是有趣的、难忘的事,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愿望。教学重难点:1、掌握课文生字,感受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3、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4、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内涵。课时安排:让我们荡起双桨2课时学会查“无字词典”2课时古诗两首2课时习作一2课时练习一3课时总计11课时第二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分析:本单元所选四篇课文均是歌咏大自然的诗词,属新诗的范畴,是诗人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受到启发,用美妙的诗行,弹奏出自然的乐音,抒发情志的典范作品。《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豪迈之作。通过描写雄伟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毛泽东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全词熔写景、抒情和议论为一炉,胸襟开阔,感情奔放,意境恢宏。《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诗人采用了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借“雨”这位爱心使者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轻声诉说,倾吐真情,传达了诗人真诚美好的祝福。《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它运用了象征手法,展现了不同情景中“星星”这一黑夜中的光明的闪现,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冰冷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是“朦胧诗”的代表作。《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前者分别描绘了盛夏蝈蝈的乐音和严冬蛐蛐的歌儿,借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不停息,歌颂大自然的美好生机;后者着力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其安适、宁静的心境。二、单元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本单元中一些重点字词和经典诗句。2、注意新诗的艺术特征,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3、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扩展阅读,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能力,加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过程和方法目标:1、反复诵读,能够把握诗歌节奏、重音、感情等。2、抓住诗歌“意象”的特点,体味诗歌的“意境”。3、展开想象和联想,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4、揣摩语言,品味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联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壮丽山河,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感受诗歌中对美的歌颂,唤起丰富的想象和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三、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感情。2、展开想象和联想,抓住诗歌“意象”的特点,体味诗歌的“意境”。3、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4、揣摩语言,品味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四、教学设想:1、寻找一个切入口,营造学诗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如:适当重组诗歌教学内容,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感染学生,组织诗歌朗诵比赛等。2、教给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抓住关键字词适当点拨,启发学生认真的思考和体味,起到抓住一点,带动全篇,突破一点,解决一片的作用。3、教学中尽量减少对学生思想情感的“规范”,侧重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个性化理解、感悟,有意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