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料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Ro****44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docx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制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档案资料管理制度1第一条:项目文件的形成和积累项目文件产生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其形成、积累和管理应列入项目建设计划和有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或岗位责任制。并有相应的检查、控制及考核措施。第二条、项目建设各阶段文件的收集及其责任1、项目准备阶段建设单位各机构负责收集、积累和整理项目前期文件以及设备,工艺和涉外文件:勘查、设计单位负责收集、积累勘查、设计文件,并按规定向建设单位档案部门提交有关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文件。2、项目施工阶段项目实行总承包的.。由各分包单位负责其分包项目全部文件的收集、积累、整理,并提交总承包单位汇总;由建设单位分别向几个单位发包的。由各承保单位负责收集、积累其承包项目的全部文件;项目监理单位负责收集,积累项目监理文件。建设单位委托的项目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检查项目建设中文件收集、积累和完整、准确、系统情况、审核,签认竣工文件。并向建设单位提交有关专项报告、验证材料及其他监理文件。3、项目试运行阶段试运行单位负责收集、积累在生产技术准备试运行中形成的文件:项目器材供应、财务管理单位或部门应负责收集、积累所承担项目的器材供应和财务管理中形成的文件。第三条、收集范围1、反映与项目有关的重要职能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各种载体的文件,应收集齐全,规入建设项目档案。2、项目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见附表1第四条、收集时间各类文件应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或项目完成情况及时收集:引进技术、设备文件应首先由建设单位或接受委托的承包单位登记、归档、再行译校、复印和分发使用。第五条、项目文件质量要求1、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手续完备。2、需永久、长期保存的文件不应用易褪色的书材料(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复写纸、铅笔等)书写、绘制。3、复印、打印文件及照片的字迹、线条和影像的清晰及牢固程度应符合设计标定质量的要求。4、录音、录像文件应保证载体的有效性。5、长期存储的电子文件应使用不可擦除型光盘。档案资料管理制度2一、目的为做好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明确公司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三、规定内容1、特种设备档案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1.2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和检验报告书;1.3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1.4特种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记录;1.5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1.6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归口管理本单位所有特种设备档案资料,应指派专人负责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的保管工作。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应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或档案柜用于保存特种设备档案资料,保存期限原则上为3年,重要的见证资料应永久保存。4、根据需要本单位可另外专门设立特种设备档案资料管理机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31、学校成立专门的档案资料室,专人负责管理各类档案。2、凡家长学校所开展的所有活动,都必须有资料积累,并及时把资料归并成册,分类装订。3、教师在家长学校活动中的教案、随笔、个案分析等都分门别类装订成册,交送资料统一保管。4、家长会签到单、学员名册、优秀学员名册等按学期分类装订,送资料定保管。5、资料室工作人员应尽心尽职,做到资料装订分门别类,存放整齐有序,不漏收、漏装资料。6、加强学校领导对资料室的`管理,不间断地进行检查,及时提出完善意见。档案资料管理制度4一、各单位定期对安全监管责任范围内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及重大危险源,应在48小时内通过局安办向区安监局报告。二、各单位对排查出的各类安全事故隐患,要及时研究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消除安全事故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重大安全隐患、重大危险源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三、存在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落实治理目标任务、治理机构人员、治理完成时限、安全措施应急预案和整治资金(即“五落实”)。四、各单位对安全监督责任范围内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承担监管责任,应设立重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领导小组或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对其实施监督管理。五、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资金由隐患单位筹集,必要时报请主管部门支持。六、重大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隐患单位及监管单位要书面报请区安监局审查验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