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师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锦集7篇教师的教育心得体会篇1本学期中旬我园开展了“一课三研”的教学活动,我们中班组确定了以“玉米”为主题的三种美术活动。其中我班开展的是以粘土造型为主的美工活动。这节泥工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在了解玉米外形特征的基础上,能将粘土搓成玉米的形状并能大胆地运用工具划出玉米方格,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孩子们都很喜欢、对泥工活动都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当然在活动中也存在一些没有意想到的情况和不足。下面我就从这节课的拟定、教具实施、教学过程讲解以及孩子们的制作效果作一个反思:一、课程的拟定秋天到了,很多的瓜果蔬菜都成熟了。玉米是一个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粮食,孩子们都不陌生。在经过我们小组讨论之后决定将玉米定为本次的主题,玉米地造型、线条、颜色都是可以被美术活动所体现的。结合我班本学期的“泥塑”小专题,我们决定制作泥塑玉米,在活动中幼儿可通过观察玉米地外形特征,将玉米搓成玉米地形状。并能运用工具小刀画出玉米方格。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我创设了以情境为主的教学活动。活动中我扮演了猫妈妈,孩子们扮演小猫。猫妈妈带着小猫看玉米、做玉米、种玉米、吃玉米的过程中完成本次教学活动。本次活动前后衔接完整幼儿的参与度很高,大多数幼儿能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明显。二、教学用具材料的投放在本次活动中投放了黄色的粘土作为玉米地主要材料,这样制作出来的玉米更加逼真有趣。并为幼儿提供了泥工专用的刻画小刀,在安全的基础上孩子们能运用刻画小刀刻画出玉米身上的线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事物的带有积极主动倾向的心理特征。“自主”明确了孩子是泥工活动的主体,但由于中班幼儿年龄较小,对于抽象的事物难以接受,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就应该在具体的事物上下工夫,丰富活动的材料,提高幼儿制作兴趣,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性的直接动力。美工教学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这叫“动机呼唤”。动机呼唤就是把儿童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热情转化为主动从事的推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所以我准备的玉米田和粘土玉米起到了呼唤幼儿主动动手制作的动力,让我班孩子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去。三、教学过程的实施在本次的玉米教学过程中孩子们在了解了玉米地外形特征及身上的线条分布后自主的进行玉米地塑造。美术教学活动中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不单一的看教师示范。我运用了师幼结合、幼儿操作示范为主的教学模式,首先启发幼儿观察玉米的外形特征,感受玉米的形状是从细到粗的。再通过观察玉米身上的玉米粒,由观察玉米粒得出玉米粒是有横线和竖线组成的。其次在操作示范的过程中请个别孩子自己上来示范给同学们看,从无形中提高了孩子的参与度和思想集中度更好的为之后的幼儿操作环节做铺垫。在幼儿的自我操作环节中有个别幼儿应为动手能比较差,我重点指导了这些孩子对刻画小刀的运用,让他们也能顺利的完成本次操作过程。最后是点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幼儿所制作的玉米运用生生互评的方法,请孩子们自己选出所喜爱的玉米进行评价,教师再加以补充。最后在一首欢快的吃玉米歌中结束了本次教学活动。教师的教育心得体会篇2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是丰盈的岁月,在秋魅力无限的日子里,我们六十六位怀揣对课程建设憧憬的教育人,于20xx年9月18日早上六点三十分汇聚滑县祥泰苑东门,坐上长长的大巴,一路高歌,奔赴“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好汉之乡”山东济南,仰望辽阔的星空,寻找璀璨的“课程建设”明星,开启了寻星之旅。经过了六天日夜努力的学习,行囊满满,满载而归。用张局长的话:收获多多,感想深刻,困惑珍贵,建议如歌。9月19日上午,山东师大教授徐继存带领大家第一次瞭望课程建设,分享了报告《学校建设的区域性推动》,徐教授言辞犀利,但其中不乏有几分真理,他讲的到教师应把个人工作和国家的利益结合在一起,教师应尊重自己的职业,老师要多读书,有丰厚的文化素养,语文老师能吟诗作赋,多读四书五经,数学老师要了解数学的发展史。课程建设包括国家课程是教材、地方课程是本土文化、校本课程是自己所创立的特色,三者融为一体,学校发展才会稳定顺利。课程建设要有学校的外部结构和教师内部结构共同作用,校本课程不能“一刀切”,漠视化,要有自己出众的特色。最后,徐教授用了“养鱼”比喻课程很是贴切,鱼是课程,水是环境,鱼缸是制度,环境和制度有力,课程之鱼会肥硕健康。9月19日下午,韩登亮教授让我们又向课程走近了一步,带领我们瞭望了《国内外课程的有效整合》,从课程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到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从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到国内外整合的基本范式,从“齐勒计划”到“麦克默里的地论中心整合论”、“帕克计划”,从国内到国外,从大陆到香港、台湾,游览了一番课程的古今,给我们很好的启示。1。小学阶段综合课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