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精选.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4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精选.docx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1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联系实际:一、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课件展示)地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41师:人口自然增长率负值表示什么?0又表示什么?生:负值表示人口减少,0表示人口不增不减。师过渡:世界上各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那人口分布又是什么情况呢?(板书)世界人口分布二、世界人口分布师:请同学们阅读67页活动1,思考:用什么指标来衡量人口分布的疏密?用公式怎么表示?生: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人/平方千米)联系实际:计算抚顺、沈阳的人口密度(课件展示)地区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人(20xx年)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生:抚顺人口密度是199(人/平方千米)生:沈阳人口密度是537(人/平方千米)师总结过渡:我们身边抚顺沈阳的人口分布不同,那么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我们需要利用世界人口分布图来观察。师:读图要循序渐进,根据“读图三部曲”(观图—知地—求理),观图—熟悉图例,明确图意;知地—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求理—探究分布规律,理解成因。请同学们根据图例,找出人口分布四大稠密区和四大稀疏区(人口密度大于200人为人口稠密区;小于1人为稀疏区),并分析这样分布和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课件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生: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人口稠密区。生:极地地区,北非地区,南美洲北部人口稀疏。生: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好,是人口稠密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气候潮湿的雨林地区,人口稀少。师生总结: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区,而“高、干、冷、湿”地区人口稀少。(课件展示)极地,沙漠,高原,雨林图片过渡: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分布不均产生了很多人口问题。(板书)人口问题三、人口问题师:请同学们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根据合作提示,分组探究下面两个问题:1、谈谈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哪些问题?2、谈谈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原因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课件展示)合作提示:1、各组自主选择探究题目2、先通过阅读教材或学案资料,提取信息,形成自己观点3、组内交流各自观点,互相补充。4、组长收集整理组员观点,以恰当的表现形式全班交流(画漫画、情景剧、举例子等)(附本部分学案)(参照教材P67———P70)1、结合所见所感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2一、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和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本学期,本人承担七年级2个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每班计划二个课时。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本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怀有浓厚的兴趣,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教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少数学生学习兴趣不是十分的浓厚,认为比枯燥;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地理科比较难,难以理解;有些学生认为读图比较难;有些学生认为地理科学习的作用不大。但是,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兴趣比较浓厚,也热爱地理这个学科,且基础还行。二、本教材的主要特点是:1、教学资源开发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资料、地理方面图书,使之为教学服务。2、教学任务或目标优质地完成教材的教学任务,尽量多的辅导学生。要求学生学得轻松,课堂气氛和谐。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问题,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思考问题,能客观的看待事物,学会做人。3、减轻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精心钻研教材,科学设计教案,认真备课,认真教学,适时总结教学中的得与失。5、教材在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探究活动的力度,教材中“活动”和“综合探究”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经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继而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通过“活动”和“综合探究”这两种形式,切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教材的探究性和实践性;6、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教材中尝试不同的呈现方式,例如一些地理概念的图释、说明地理问题的对话、展示地理过程的组照或组画等,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激发他们对地理课的兴趣。7、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尤其是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教材十分重视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引入,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地理是密不可分的,是鲜活的。8、平实、生动的语言风格。教材中尽可能避开生涩的地理专业术语,鄙弃板着面孔说教的语言风格。例如,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