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攻克四川峨眉第二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练习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一吃****瀚文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8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点攻克四川峨眉第二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练习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考点攻克四川峨眉第二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练习试题(含答案及解析).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四川峨眉第二中学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定向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2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1、下列实例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是()A.鞋底加深槽纹B.用手捏刹车把手C.给转轴加润滑油D.用铅笔移动书本2、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封闭性良好的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该装置从山下移到山上后,参照以下表格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海拔高度/km01234大气压/mmHg760674594526462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3、下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情况,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木桶理论”指出木桶能盛下水的容量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如图将水注进水平面的木桶时,水对木桶底部的压强说法正确的是()A.最大压强由最长木板决定B.木桶的质量决定压强大小C.木桶的底面积决定压强大小D.补齐短木板能增加最大压强5、一位体重为600N的同学在跳绳测试中,1min跳120次,每次腾空的最大高度平均为4cm,则他在跳绳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A.48WB.4.8×103WC.4.8×104WD.4.8×105W6、体育课上小明和小李在玩篮球休息时他们讨论了一些关于打篮球时的物理问题,他们的讨论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投篮时,篮球离开手后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篮球具有惯性B.篮球从篮筐中下落时,速度逐渐加快,是因为重力的作用C.静止在地面上的篮球,他所受的重力与篮球对地面的压力平衡D.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分别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8、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玻璃瓶内注入水其中有一气泡。瓶子由静止向右运动时,小气泡将要移动的方向是:()A.向右B.向左C.静止D.不能确定9、下列关于简单机械说法正确的是()A.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B.定滑轮不仅能改变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力的方向C.使用滑轮组不仅省力而且省功D.做功越多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10、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不考虑温度的影响,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山下移到山上后()A.h增大,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h减小,瓶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C.h增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D.h减小,瓶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第Ⅱ卷(非选择题80分)二、填空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重为2N,将一重力为2N、体积为2×10-4m3的长方体实心物块A用细线吊着,将其一半浸入水中,则A受到的浮力为N,当把细线剪断后,静止时A漂浮在水中且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的示数为kg.(已知ρ水=1×103kg/m3,g=10N/kg)2、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为了研究物距变化时,像距变化的情况,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按表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为了进一步探究像距v变化与物距u变化之间的关系,他们分别对实验序号前四次和后四次实验进行适量的运算,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二中。表一:f=10厘米实验序号u(厘米)v(厘米)112.060.0214.035.0316.026.7418.022.5522.018.3624.017.2726.016.3828.015.6表二:f=10厘米序号(厘米)(厘米)12.025.022.08.332.04.242.01.152.00.962.00.7①分析比较表一中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数据中的物距u、像距v与焦距f、二倍焦距2f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凸透镜,当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