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点总结归纳.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点总结归纳.pdf

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点总结归纳.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进入最后阶段。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政治危机。同年11月,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德国皇帝宣布退位,逃往荷兰。当时的德国皇帝是A.威廉一世B.威廉二世C.威廉三世D.查理一世答案:B解析:“十一月革命”时期的德国皇帝是威廉二世,B项正确;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排除A项;1840年威廉三世去世,排除C项;查理一世是英国国王,排除D项。故选B项。2、1922年,列宁曾言:“做生意吧,发财吧!我们允许你这样做,但是我们将加倍严格地要求你做老实人,呈送真实准确的报表,要认真对待我们共产主义法律的条文,不得有一丝一毫违背我们的法律。”这表明当时苏俄A.认为非公有制经济威胁政权性质B.经济体制日趋僵化C.用法律约束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D.统治危机不断加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22年正值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要求商人在经商的同时要遵守共产主义的法律,这意味着苏俄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C项正确;新经济政策既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意味着列宁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不会威胁苏维埃政权性质,排除A项;新经济政策是新的经济体制,是成功的探索,并未陷入僵化,排除B项;1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项。3、黄仁宇:……斯大林能实际建设的时间更短,所以新体制有它的作用,无法一笔勾销。”材料中的“新体制”的作用主要是A.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B.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苏联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D.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作用答案:A解析:从材料看,所谓新体制指的是斯大林体制。根据所学知识,斯大林体制的作用主要是使苏联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故A项正确,排除B项;由于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不重视农业的发展,所以苏联并没有实现农业集体化,苏联也没有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排除C项;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的共达52个国家。它团结了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法西斯侵略势力,对于最后战胜法西斯国家了起了决定性作用,排除D项。故选A项。4、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不同意将土地平分给农民;6月,社会革命党把平分土地写进自己的党纲,布尔什维克对此做了严厉的批评;8月底,布尔什维克把这个口号接了过来,变成自己的口号。这反映了A.革命形势的瞬息万变B.布尔什维克目标摇摆C.社会革命党理念先进D.农民决定了革命成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不同意将土地平分给农民;……;8月底,布尔什维克把这个口号接了过来,变成自己的口号”可知,布尔什维克从不同意将土地平分给农民到把平分土地变成自己的口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抱有幻想,但随着当时革命的变化,布尔什维克逐渐与资产2阶级临时政府决裂,急需获得农民的支持,A项正确;布尔什维克的目标没有改变,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目标,平分土地不是目标而是手段,B项排除;社会革命党把平分土地写进自己的党纲,平分土地不属于先进理念,C项排除;农民阶段对革命有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布尔什维克的正确领导和无产阶级,D项排除。故选A项。5、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通过出口换回大量经济建设急需的物资,主要是生产资料、机器设备等,并与一些西方公司签订“技术援助合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力量和机器设备迅速建立起一批重点企业。这表明当时苏联A.经济建设以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为主B.力图加快工业化建设的进程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D.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答案:B解析:根据“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力量和机器设备迅速建立起一批重点企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当时的苏联利用国际形势的变化,大量引进技术力量和及其,加快了工业化建设,B项正确;当时的苏联经济建设以重工业为主,排除A项;苏联是在利用有利的国际形势发展生产,排除C项;苏联是在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非融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项。故选B项。6、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通用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点总结(超全)
星级:
20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基础知识点归纳
星级:
26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点总结全面
星级:
20页
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点总结归纳
星级:
18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考点突破
星级:
28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重难点归纳
星级:
20页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真题
星级:
19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星级: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