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前教育教育调查报告文献(14篇).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7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年学前教育教育调查报告文献(14篇).docx

2024年学前教育教育调查报告文献(14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年学前教育教育调查报告文献(14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报告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学前教育教育调查报告文献篇一一、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自20pc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县按照“广覆盖、保基本”的要求,以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公办园,引导扶持民办幼儿园普惠性发展,努力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pc年底,我县已顺利完成学前教育第一、二期三年行动计划,政府直接投资达1.35亿元。共新建标准公办中心幼儿园17所,覆盖全县各乡镇;安置点配套幼儿园14所;改扩建幼儿园6所;另有商业小区配建幼儿园近20所。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100所,其中公办园28所,民办园72所;此外还有小学附属幼儿园和教学点16个;无证园47所,其中看护点20个。全县共有民办普惠性幼儿园42所;有县级一类园19所,市级一类园9所。目前在园幼儿共22671人,其中公办园(含附属园)4225人,民办园(含看护点和无证园)18446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94%,提前实现了省里提出的到20xx年不低于90%的目标。各级各类幼儿园共有专任教师1037人,其中公办园275人(在编152人,其余为自聘教师),民办园762人(含看护点和无证园)。为了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县教体局向县政府、县编委积极争取,组建了“学前教育办公室”,作为局属常设二级机构并明确了专门工作人员。在学前教育管理工作中,县教体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范,对全县学前教育机构实行县局、乡镇中心校、幼儿园三级管理模式,落实奖惩考核和评比评价机制,同时通过组建“肥西县幼教辅导网”等形式,采取组长园、中心园、普通园三级辐射,以园带园促进共同提升。近年来,我县学前教育工作在各类比赛、评比活动中屡获殊荣,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二、我县学前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强化学前教育工作,将这一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但因起步较晚,推进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难点问题,如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无证幼儿园大量存在且取缔难、幼儿园设计建造不专业、幼儿园管理机制欠科学、幼教资源分布不均衡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性,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当前,就我县而言,亟待解决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1、公办园自聘教师难。我县现有公办幼儿园28所,153个班级,在编教师仅152人。按照上级要求,幼儿园每班要配备“两教一保”,即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所以我县公办园教师缺口很大,各幼儿园只能自行招聘幼儿教师。但招聘幼教非常困难,有的意向人员到幼儿园看了一眼即转身离去,有的在了解了相关情况、条件后放弃应聘,有的虽然应聘却并不安心,很快离职。究其原因,一是薪酬待遇低,普遍只有每月一千多元的工资,且大部分没有办理社保,还享受不了住房、交通等补贴待遇。而如果到我县桃花等近城地区高价民办幼儿园就职,则每月薪酬可达三四千元,如果到合肥市区就职,则更可高达四五千元甚至五六千元。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不但对编外聘用人员充满诱惑,连一些公办园的在编教师也受其吸引,放弃“铁饭碗”。二是农村地区交通不便,条件简陋,影响上下班和生活质量,缺乏吸引力。三是招聘幼教大多面向年轻人,许多未婚青年担心长期投身农村地区,会影响自己择偶成家,转而到城市求职应聘。2、对公办园、民办普惠园的扶持力度不够。为了大力发展和扶持学前教育,根据上级要求,我县安排专项资金,落实了对公办园和民办普惠园的“生均补贴”政策。对公办园按每年每名幼儿100元标准给予补贴,对b类民办普惠园按每年每名幼儿200元标准补贴,c类民办普惠园补贴标准为每年每名幼儿16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的变化,目前的生均补贴对幼儿园的高额运营成本来说显得杯水车薪,基本上已起不到“扶持”的作用。此外,对民办普惠园给予生均补贴,除了是对公益事业的扶持奖补外,更深层次的含义是鼓励更多的企业、公民投资创办普惠性幼儿园。县政府在省、市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我县到20xx年末公办园、民办普惠园占比要达到90%,而我县目前仅为70%,差距较大,这就需要民办普惠园数量逐年增加,但因为补贴标准过低,无法形成有效激励,我县的民办普惠园近两年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3、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问题有待落实。根据市政府要求,20pc年后新建小区的配套幼儿园应在建成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及时将幼儿园以及相关建设资料移交教育行政部门,由教育行政部门开设公办幼儿园或对外招租创办民办普惠性幼儿园。但我县对这一规定尚未执行到位,已经建成的两处小区配套幼儿园一直没有移交,均由开发商自行对外租赁,且均开办成高价园;对另外10余处在建待移交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也因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