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就业帮扶简就业帮扶简报(优秀)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今天,大家都看到过简报吧,简报不是一种刊物。因为有些简报可装订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只有一两张纸,几个版面,像一份报纸。那么你有了解过简报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就业帮扶简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就业帮扶简报1过去五年,呈贡区着力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服务、康复服务等条件,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免费配发残疾人辅助器具,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扶残助残的氛围更加浓厚。截至9月30日,呈贡区共有持证残疾人3789人,五年新办残疾人证1905本。五年来,呈贡区根据残疾人需求精准施策,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建成社区残疾人康复站23个,组织开展残疾人康复知识培训、康复训练15期、668人次,呈贡区年均精准康复服务率达95%以上。同时,加强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开展插花、面点、电商培训等残疾人技术培训13期,培训残疾人764人,有效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此外,组织18名参加培训的残疾人参加昆明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开展残疾人驾驶培训补助工作,为65名取得驾照的残疾人发放残疾人驾驶技能培训补助17.92万元;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共有50名残疾人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呈贡区残联发放补助资金37。6万元。五年来,呈贡区认真开展“救助”社会保障工作,充分保障残疾人民生福祉。共审核报送全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1346人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助19455人次,涉及补助金额368。58万元。开展临时困难救助,为全区613名残疾人发放救助资金126.88万元。为全区3789名残疾人每年按时参保缴费100余万元,让残疾人医疗保险得到保障。做好残疾人学生和残疾人子女助学工作。呈贡区大力推行“阳光家园计划”,以推动建立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制度为核心,不断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补助,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发展残疾人托养服务,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活力,努力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目前,呈贡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有14家日间照料托养机构和4家寄宿托养机构,每年有150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得到了托养服务。五年来,呈贡区充分发挥残疾人艺术团的平台作用,组织开展文艺培训467次,505天,培训残疾人文艺骨干8284余人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残疾人专门协会活动,举办了两届呈贡区残疾人趣味运动会,开展政策宣传进社区活动31场次,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国际志愿者日等扶残助残志愿活动39次。同时加大宣传,努力营造“残健共融”浓厚氛围。今后五年,呈贡区还将继续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推进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让残疾人就近就便享受康复服务。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提供各种形式和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大力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丰富和活跃残疾人文化、体育生活,发展残疾人艺术,展示残疾人风采。完善助残政策,及时解决残疾人“急、难、愁、盼”等问题。就业帮扶简报2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关于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的.要求,扎实开展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满足辖区企业的用工需求,服务企业稳步健康发展。8月22日上午,高淳区固城街道人社所联合街道总工会、残联在街道为民服务中心开展20xx年就业援助“暖心活动”专场招聘会,帮助群众就业,解决企业用工需求。本次招聘会共组织江苏金立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伯凯成电气有限公司、江苏绿科人居智能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公司参加,涉及普工、电工、叉车工、司炉工、机修工等工种,提供就业岗位105个,招聘会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5人,其中包括残疾人3人。活动中,街道人社所、工会志愿者在现场担当宣传员,宣传《劳动合同法》,发放就业创业、技能培训服务指南,并现场解答群众对相关政策法规的疑问,提供咨询服务。下一步,固城街道将以此次招聘会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岗位资源,为辖区求职者牵线搭桥、搭建平台,持续深化人才供需有效对接,继续做好后续跟踪服务,全力援助群众就业。就业帮扶简报3就业是民生之需,更是解决和改善残疾人、低保家庭、就业困难人员生活状况的重要手段,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切实解决就业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任务,近日,官庄社区开展“就业援助暖民心,真情帮扶解民忧”就业援助服务活动。活动重点向大龄就业困难人员、低保家庭、残疾人及家属面对面宣讲就业创业惠民政策,宣传介绍企业空岗信息,给他们推荐适合的就业岗位。针对辖区残疾人员的实际情况,社区分别讲解就业援助政策措施,使能就业的.残疾人员都能掌握申领政策服务的具体流程和操作方法,有就业需求的都能得到就业援助服务,符合条件的都能享受就业援助政策,促进未就业的服务对象就业,确保有就业需求和就业能力的居民都能就业。为做好残疾人、低保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能够长期稳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