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全册.doc

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教案全册.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品社学科教学计划(学年度第二学期)班级六()教师学校实验小学实验小学六年级品社集体备课组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意在使儿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意在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二、教学要求: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三、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直面并审视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学会独立。2、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成人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3、从各个不同方面和角度展示社会的多样性,把儿童培养为优秀文化的一代新人。4、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使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四、教学措施:1、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3、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法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改的需要。4、经常开展与课堂有关的实践活动,做到“知行统一”。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第1周至第4周第二单元地球生病了第5周至第8周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第8周至第13周第四单元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第14周至第17周1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1-1可爱的地球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重点难点: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教学准备:1.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交流。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小组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