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哭晁卿衡》全诗翻译赏析.docx
上传人:17****69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李白《哭晁卿衡》全诗翻译赏析.docx

李白《哭晁卿衡》全诗翻译赏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白《哭晁卿衡》全诗翻译赏析李白哭晁卿衡全诗翻译赏析2021-01-2002:00:02小编:admin哭晁卿衡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1)晁卿衡:即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又作安陪仲麻吕),旧唐书·东夷·日本国传音译作仲满。卿:古代朋友之间的爱称。帝都:帝王之都,此处指唐朝京城长安。(2)蓬壶:传说中东海中有蓬莱、方壶、瀛壶等仙山。这里指晁衡在东海中航行。(3)明月:比喻品德高洁,才华出众之士。一说是以月明珠来比喻晁衡。沉碧海:指溺死海中。(4)苍梧:云台山,在现在的连云港境内。作品译文:日本友人晁衡卿,辞别长安回家乡,乘坐帆船回蓬莱群岛。却如同明月沉大海一去不再,思念你的心情如同苍白的云彩笼罩着云台山,终日不开心。这首七绝诗的意思是,日本朋友晁衡,辞别帝都长安,返回故乡,征帆一片绕过了蓬壶仙山,朝着东方,径直远航;不料途中遭遇风浪,高洁的明月,竟沉没于海洋,闻此噩耗,人人为之痛心,连那苍梧山也白云密布,感到悲伤。气氛哀惋,表达含蓄,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抒哀情,清新自然,浪漫飘逸,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晁衡于717年(开元五年)来到中国求学,改姓名为晁衡。卒业后长期留居中国,历任司经局校书、左拾遗、左补阙、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等职。753年(天宝十二年)冬,任秘书监兼卫尉卿,以唐朝使者的身份随日本访华的使者藤原清河等人分乘四船回国,在琉球附近遇风暴,与其他船只失去联系。当时误传晁衡遇难,其实他漂流到安南驩州(治所在今越南荣市)一带,遇海盗,同船死者一百七十余人,独晁衡与藤原于755年(天宝十四年)辗转回到长安。当时误传晁衡已溺死,李白便写下这首诗来悼念他。文学赏析: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代京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