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能力建设情况报告多篇[摘要]能力建设情况报告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第1篇】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一、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现状**县是一个拥有9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下辖16个乡镇,现有农民党员2万名,全县共有190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002个。近几年来,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整顿、村级规范化建设和“三级联创”等活动。以党建促经济,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一)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优秀的“两委”班子难产生。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县现有村干部4900人,且大多是年龄偏大和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35岁以下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36—50岁的占到60%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64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造成了农村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75%以上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当年全部兑现,工资待遇低,外出打工比在家当干部挣钱多,致使农村里年轻有为的“能人”,经济意识强于政治意识,个人意识强于团队意识,外出打工闯天下意识强于留守本土务农意识。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如,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不安心,如郑城镇上小峪村支部书记一年最多写过5次辞职书,有的甚至不辞而别长年外出打工经商,基本上是“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难称心”。据调查了解,因工作压力大或工资收入低而辞职不干或外出打工经商的村干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的村是几名党员轮流坐庄当干部,“不是张三就是王五,谁当干部都不服”,甚至相互拆台,搞对立。由于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致使这些村里的工作比较被动,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第2篇】*县防办能力建设情况报告长垣县防办能力建设情况报告长垣所辖河道长56km,堤防长76.564km,控导工程4处,涵闸4座、虹吸1座。全县17个乡镇,总面积1051km2,其中黄河滩区322km2、大功分洪区712km2。另外涉及北金堤滞洪区33.3km2。长垣河段地处黄河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河段长,工程多,滩区、滞洪区面积大,涉及迁安人口多等特点,因此每年的防汛任务都非常繁重。防办自身建设是黄河防汛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战略转变的重要支撑,是全面推动防汛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基层防办是县级河务局防汛工作的综合协调部门,又是同级政府黄河防汛指挥部的办事机构,主要是肩负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防汛的方针、水情、工情、灾情、河势情况;反馈防汛动态;督促检查防汛五落实情况,及时准确地向各级首长提供防汛指挥决策依据。一、长垣防办自身建设情况(一)建立健全组织结构长垣黄河河务局防汛办公室为常设部门,现有工作人员7名,修防高级技师一名、工程师一名、助工二名、技术员三名。具有大专文凭的有六人,平均年龄30岁,是一个知识化、年轻化的防汛队伍。(二)制度建设根据国家防总和黄河防总有关规定,黄河防汛工作要按照规范化、正规化制定有关制度,建立健全保证防汛工作正常进行的指挥决策系统、调度系统、实施系统,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并针对防汛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建立健全责任制,把工作落到实处,常抓不懈;形成有章可循的各种规定和工作制度,并遵照执行。按照正规化、规范化要求,提高防办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全局意识、服从意识、学习意识和参谋意识。长垣局防汛办公室本着严格、细致、全面的原则,在4月份修订完善了长垣防办各项防汛管理制度: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防汛工作职责;防办主任、副主任岗位职责;防办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汛情、工情、灾情的联系报告制度;防汛检查制度;防汛例会、会商制度;防汛工作纪律;防汛值班制度;办公设施管理制度;防汛物资储备与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