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准则下递延所得税处理手法揭秘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是否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来抵扣可抵扣差异,有赖于相关人员的专业判断,这就给所得税费用的确认造成了相当大的可裁量性,从而对股东权益产生重要影响。随着2006年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披露,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称“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初见端倪。那么,新准则对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的影响究竟如何呢?对深沪两市披露的前100家样本上市公司年报统计发现,新准则对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少数股东权益、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差异以及所得税等因素,而所得税因素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影响金额较大,但由于处理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新准则对股东权益的主要影响因素统计发现,新准则对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项:(一)少数股东权益按照现行准则,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和股东权益之外单独列示,而在新准则下作为股东权益的一部分,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列示,由此对上市公司合并报表的股东权益产生较大的影响,但不影响权益总额。(二)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对权益的影响合计约为13.13亿元,仅占对权益影响的19%。而且,南京高科(15.60‚0.10‚0.65%)(600064)与中粮地产(12.82‚0.06‚0.47%)(000031)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由于采用公允价值而影响的权益金额分别为10.65亿元、1.67亿元,合计占该项影响总额的94%。因此,公允价值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较大具有个体性,不是普遍因素。(三)长期股权投资差额按照新准则,在首次执行日,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应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应冲销贷方差额,调整留存收益。新准则明确了股权投资差额的处理方法,虽然影响金额较大,但却是确定的。(四)所得税按照新准则,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当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应当按照新准则规定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从对100家上市公司样本分析来看,该因素具有以下特点:一、普遍性,全部样本在现有准则下无一例外地面临着应付税款法向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转变,93%的公司披露了该变化对权益的影响;二、影响金额较大,影响样本公司股东权益4.07亿元,如S*ST百花(4.61‚0.00‚0.00%)(600721),仅所得税一项即增加所有者权益1247.37万元,占所有者权益的75.38%;三、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从年报信息披露分析,所得税对股东权益的影响由于公司处理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以下,我们将从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产生的原因、上市公司对暂时性差异及其对权益的影响披露是否完整、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的可裁量性对权益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所得税准则变化对上市公司权益的影响。所得税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一)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产生的原因分析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是由于资产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据统计,在100家上市公司中,仅有7家公司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在披露的93家公司中,有75家公司披露了资产及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该差异对权益的影响;有18家公司没有分项说明这些影响权益的差异都是哪些资产(负债)所产生的。表2显示,75家公司中,除1家公司外,资产减值对其他样本都产生了所得税的影响,且金额占整个影响金额的99.7%,而披露其他影响因素的公司却甚少。因此,资产减值是资产及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主要差异,也是影响由此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主要因素。(二)上市公司对暂时性差异及其对权益的影响披露是否完整?统计显示,全部样本中有53%的上市公司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是仅由资产减值产生的。那么,准则与税法的暂时性差异对大部分公司而言就仅为资产的减值吗?答案是否定的。从年报分析,上市公司简化了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存在的差异,未能完整披露该信息。下面举两个案例进行说明:1.同样的股权投资差额不同的递延所得税影响根据表1,有3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股权投资差额的全额冲销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公司在按照新准则的规定,以冲销股权投资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项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时,与投资相关的计税基础就可能与投资的账面价值产生暂时性差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差额所得税处理问题的批复的通知》(国税函[1999]第554号)规定,股权投资差额在摊销时,不得在税前扣除,待转让股权或收回投资时再计算扣除,从而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