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土壤环境监测样品采集保存技术主要内容一、土壤样品采集技术(二)采样准备采样准备主要包括组织准备、技术准备和物资准备。2.1组织准备野外采样必须组建采样小组:(1)采样小组最少由2人组成。(2)采样小组成员应具有相关基础知识;采样小组内部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障有力;(3)采样前要经过专项培训,以便对采样中的关键问题有统一的标准和认识。2.2技术准备为了使采样工作能顺利进行,采样前应进行以下技术准备:(1)掌握布点原则,熟读点位分布图;(2)交通图、土壤类型图、地形图;(3)了解采样点所在区农田施肥灌水及污染源分布等基本情况。2.3物资准备土壤样品采集器具一般分为:工具类、器具类、文具类、防护用品以及运输工具等。土壤样品标签按采样方法分为:单独样、混合样(包括:对角线、棋盘式、蛇形等)、分层样、剖面样按采样阶段分为:可分为前期采样、正式采样、补充采样。按调查目的和土地利用方式分为:土壤环境背景调查采样、污染土壤调查采样、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采样、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监测采样等。土壤样品采集方法1、土壤单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土壤均匀的田块。2、土壤双对角线采样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均匀的田块。3、土壤棋盘式采样法适用于:面积中等、地势平坦、土壤不均匀的田块。4、土壤蛇形采样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太平坦、壤不够均匀的田块。15通常挖剖面长150cm、宽80cm、深120cm。采集A、B、C三层。采样点位:分别在0~20cm、40~60cm、100~120cm处采样。采样量:各采1kg土样。注意事项:为了防止样品混杂,要求一定要由底向上次序取样。(4)土壤有机样品的采样工具(四)土壤样品采集方法(四)土壤样品采集方法混合样品:采样点位确定后,根据实际情况划定采样区域,一般为20m×20m;(当地形地貌及土壤利用方式复杂时,可视具体情况扩大至100m×100m,坐标位置不变)采用双对角线法5点采样,每个分样点采样方法与单独样品采集方法相同,5点采样量基本一致,共计采样总量不少于2000g。当土壤中砂石、草根等杂质较多或含水量较高时,可视情况增加样品采样量。分点布设方法24(六)采样深度和采样量一个混合样品的重量在2kg左右。如果重量超出很多,可用四分法进行缩分。在只需要一般性了解土壤污染情况的调查监测时,采样深度只需取(0-20)厘米;如需了解土壤污染深度,则应按照土壤剖面分别在(0-20)、(40-60)、(100-120)厘米深度分别取样。(七)、采样时间27在污染事故中,当液体倾翻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时,土壤监测现场采样的要点包括:(1)采样点不少于5个,每个点分层采样。(2)事故发点周围样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3)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4)各点(层)取lkg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时,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1、土壤样品不能在明显缺乏代表性的地点进行采集。如建筑物、道路、村庄、路边、田埂、沟边及肥堆处,有垅的农田要在垅间采集土壤样品。2、采集表层土壤时,需先清除地表石块、植被后再采取土样。3、为减少土壤样品间的互相污染,在采样后,要对采样器具进行更换或清理干净,以免污染下一个样品。在采集分层和剖面土壤样品时,要先采下层然后中间层,最后表层。4、现场记录除对土壤样品的物理特性、周边环境特征等做详细记录外,还应有照片记录。5、现场填写两张样品标签,写上采样地点、土壤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姓名等,在瓶或布袋内外各放一张。装运前核对:采样结束应在现场逐项检查核对。(标签、点位坐标、采样记录表)样品运输:运输中严防破损、沾污或混淆,及时送至实验室。样品交接:样品由采样人员、实验室样品管理员、分析人员进行传递交接,三人分别对样品核对,并在样品流转单上签字确认。样品流转单一式四份。其中一份随数据存档。注意对高危土样的安全防护关于装样容器(一)关于装样容器规格(二)关于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高浓度VOC样品(>200ug/kg):采集5-25g的土壤样品,置于已放入甲醇40毫升采样瓶内瓶盖旋紧(采样瓶为带聚四氟乙烯衬垫的棕色螺口玻璃瓶)。土壤和甲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1,误差范围在±25%,土壤样品必须完全浸入甲醇;必须使用色谱纯或相同级别的甲醇。二、土壤样品的保存2实验室样品保存期限土壤样品应依据各检测方法的要求保存:(1)重金属项目除了汞最长能保存28天外,其余重金属项目原则上可在室温下保存6个月。(2)无机监测项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