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易考的文学常识分享.docx
上传人:一吃****天材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试易考的文学常识分享.docx

考试易考的文学常识分享.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试易考的文学常识分享(1)“三代”:夏朝、商朝、周朝。(2)“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3)“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文史典籍(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2)“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3)“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4)“四库”:经、史、子、集。(5)《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6)“六艺”: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还有一种说法,“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3.地理(1)九州:冀州、青州、兖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雍州。(2)八方:四方和四维的合称。(3)四方:东、南、西、北。(4)四维:东南、西南、西北、东北。(5)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远离中原的地方)(6)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7)四海:指天下、全国。(8)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9)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10)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11)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4.城市别称(1)北京:燕京、大都(2)开封:东京、汴京(3)洛阳:东都、东京(4)杭州:临安(5)镇江:京口、润州(6)南京: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7)苏州:姑苏(8)扬州:维扬、竹西、淮左、广陵(9)绍兴:会稽、蠡城(10)西安:镐京、长安(11)沈阳:奉天(12)天津:直沽、直隶、津卫(13)南昌:洪都(14)成都:蓉城、锦城5.古人对人的称谓(1)古人自称时称名,如: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籍:项羽名)②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滕王阁序》)③山中人王维白。(《山中与裴秀才迪书》)(2)古人称呼他人时称字,如:①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李陵称苏武的字)②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孙权称鲁肃的字)(3)自称称名,称人称字,也不能一概而论。自称有时不称名,代之一些谦卑的称法,如“臣”“仆”等;称人有时也直称其名,如:佚之狐称烛之武就直呼其名。《烛之武退秦师》6.古人名与字之间的关系(1)班固:字孟坚,“孟”表示排行第一,“坚”与“固”同义。(2)曹操:字孟德,“孟”表示排行第一,“德”(行)与“操”(守)同义。(3)韩愈:字退之,“愈”为“胜过、超出”之意,“退”为“约束退守”之意,名与字相反相成,含警示之意。(4)刘禹锡:字梦得,“锡”为“赐”之意,“禹锡”即“大禹所赐”之意,故字为“梦得”。(5)李商隐:字义山,商隐,即殷商隐者之意。商朝末年,武王伐纣,天下宗周,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饿死,故李商隐以字“义山”与名呼应。(6)秦观:字少游,“观”与“游”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