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如何重新为公司建账【推荐文章】.doc
上传人:论文****轩吖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途如何重新为公司建账【推荐文章】.doc

中途如何重新为公司建账【推荐文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精品文档Professionaldocuments如若有用请下载收藏以便备查中途如何重新为公司建账有时,公司需要重新建账,比如,之前公司没有账,或者账务核算混乱不堪,现在想重新建账,规规矩矩地核算,行不行?该怎么建账?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中小企业之中,但是,也有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可能数亿的产值,会计核算水平也让人难以恭维,随着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对会计核算要求的严格,我看重新建账也可能成为不得已的选择。最近就遇到一家建筑公司,想对账务处理进行规范,请我帮他们清理了一下,那个账才叫“怎一个乱字了得”。我的建议就是,快刀斩乱麻,重新建账可能比你清理乱账要简单和经济得多。重新建账的好处是可以让公司的会计核算,有一个全新的、规范的起点,相当于翻开新的一页。重新建账是一个关乎公司整体经营管理的事,所以,必须要求得公司高层的支持,必要要由董事会甚至股东会进行决定。有的公司实际上只有老板一个人,也要弄份董事会或者股东会决议,让他签字,把手续做齐。至于国企,会计部门就不要轻举妄动了,一定要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母公司来决定。重新建账的时点如果定在1月1日,当然比较好。但就算在全年的其它时点,重新建账也是可以的。1、清产核资重新建账的第一个难关,并不在会计层面,而是在公司层面。如果要重新建账的话,首先需要进行清产核资。清产核资简单说就是盘点,盘点公司全部资产与负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会计混乱的公司,往往资产管理混乱、产权不清,理清资产产权是重中之重。在实物盘点基础上,对产权不清的资产制作待处理文件,推动公司高层进行决策,确定全部资产归属。尤其关联企业之间、股东与企业之间、母子公司之间,产权清晰这一步不能完成,则难以成功建账。如果是确有争议的资产,就连公司决策层也一时莫衷一是,那么不一定要等着出结果,有时一等就遥遥无期。皇帝不急、太监要急啊。如果是民企,就先斩掉不要,反正与财务部利益没有太大关系;如果是国企,就先装进来,国资流失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形式上,确保所有资产,领导层会议如董事会、股东会要签字形成决议确定。然后是债权债务,最标准的做法当然是与债权债务对方对账。但是如果能不对账,会计最好不要去对账,累死不讨好。所有有记录的债权、甚至可能是捕风捉影的债权,全部制成表格,宁多勿漏,每笔债权要确定一个公司内部的责任部门或人员,上报领导层会议,他们改不改、删不删是他们的事,就要一个领导层签字批准的债权表。需要注意的一个原则也是:民企,领导层也不能确定的债权就先不装进来,单独放在一个表里面,以后再说;国企,全部先装进来。最终的东西,领导层会议如董事会、股东会要签字形成决议。债务方面,所有债务必须经领导层签字确认,包括其金额。如果在这一环节出现了新的债权与债务,会计上完全找不到相关的合同、资料,则除了领导层签字外,还必须提供相关的合同资料或者确认说明文件。例如,采购部突然说,还欠××公司10万元,则要求其提供相关合同。如果没有合同,但老板或决策层也认可,就写一个情况说明,采购部签字、老板签字,就OK。没有他们签字,或者资料不全,就不能计入。对于资产,会计的职责是核算,至于它真正的归属、安全性等,最后肯定有人着急的,可能是某位公司领导、可能是有关部门,他们拿来可靠证据后,再由公司领导层开会决策拍板,会计再从容地按相关差错或变更进行会计处理即可。这一步的成果,就是形成经批准的公司资产表。其中产权清晰的、可以纳入会计核算的资产在一个表;产权不清的、有争议的,在另一个表中,领导层会议批准签字。2、确定成本理清资产产权后,是确定资产成本。这是一个技术活。原则是既要有原则,又要会变通。比如,机器设备的原值,可以找发票、找合同,尚属轻松;在建工程则可能有部分发票、有部分白条,有部分白条都没有了,就比较麻烦。要核清一个相对正确的原值,工作量可大可小,可以结合自己的工资水平来选择态度和方法。比如,结合合同、付款、工程欠款可以大体确定在建工程总额是300万元,就不要管发票金额是多少了。货币资金,这个就不说了。债权债务,按公司认可的金额确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尽量确认到原值,然后再按折旧摊销制度确认累计折旧和摊销以及净值。自建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结合工作量进行确认,发票、白条、合同、付款凭证、造价资料等都是核定的基础。并不是有多少发票核算多少,而是要结合相关资料,尽量核算准确。注意,按初始成本核算。其中房产、土地,由于税务也关注其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所以注意不要有漏,房产原值应尽量核算准确。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房产就算没有房产证,只要其权属是确定归属于公司的,也应该计入公司账上。存货,有发票的,当然按发票金额确认;没有发票的,按近期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