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贵州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2.docx
上传人:明轩****la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贵州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2.docx

2022贵州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2.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PAGEPAGE10贵州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篇一:贵州大学测量学实习报告测量学实习报告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项目一:一教教学楼地形控制点测量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熟悉经纬仪测量的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2)学会用皮尺测量距离及数据处理(3)掌握比例尺的绘图方法和技能(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二、实习仪器及工具经纬仪1台、配套脚架1个、标杆数根、水准尺1把、皮尺1个、粉笔一盒、绘图纸一张、2HB铅笔两支、橡皮一个、计算器一个、丁字尺一把、各种测量用表数张、雨伞一把等。三、实习方法与步骤1.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绘制坐标方格网:①用格网尺法或对角线法绘制图幅为28?cm×28cm、格宽为10?cm的坐标方格网。②检查格宽及格网对角线的长度(2)导线点展绘:①根据地形图分幅的格网西南角的纵、横坐标值,根据测图比例尺标注出格网纵、横向的坐标值。②将各导线点展绘于图上,并按《地形图图式》要求绘制其符号,标注其点号和高程。③在图上检查相邻间的实地距离2.经纬仪测绘法测图3.地形图的绘制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符号绘制所测地物。(1)按规定等高距和等高线特性勾绘测区内的等高线。(2)按《地形图图式》要求做好各类注记。(3)地形图的拼接、检查与整饰。四、实习内容1、角度测量2、视距测量3、距离测量4、结合比例尺寸绘图五、实习成果测量数据已填入相应表格中并计算绘图。附表中六、实习建议和意见(1)各组员工作积极性并不是很投入,希望各组员积极参与到测量中来,并提出自己的测量建议和意见。(2)测量人员应该认真读数计数,不要读数错记错,避免后期重测,记录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形估算记录的数据是否有误。(3)选择控制点要通视,以免测量时难找点而更改控制点。(4)选择在晴天早晨或下午测量,避免造成测量误差。项目二:69路终点站旁等高线测量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学会用经纬仪视距测量(2)正确选择视距测量的控制点(3)学会处理视距测量数据能力和方法(4)掌握绘制等高线的方法和操作技能二、实习仪器及工具经纬仪一台、配套脚架一个、水准尺一把、绘图纸一张、测量用表一张、计算器一个、2HB铅笔一支、橡皮檫一个、量角器一把、尺子一把等。三、实习步骤和方法1、选出一点安置仪器A,在距离A点10~30m选取一个控制点B。2、仪器安置调整好后,瞄向B点,读出此时竖直角、水准尺上中下丝的读数及水平角读书,再量出仪器的高度,各数据计入表格中。3、在与B点同一坡面上选出各控制点,同上测量出各控制点的数据。4、另选山谷或山脊找控制点测出各控制点的数据5、处理数据和绘图四、实习内容视距测量五、实习成果各控制点数据计入相应表格中并计算和绘图。附表中六、实习建议与意见(1)由于选择的山比较平缓、小,控制点不易找,建议选择坡度较大的大山谷。(2)树木较多,影响测量通视,应该处理测量区域的树木,不要让树木影响到测量。项目三:场地平整和土方量的计算一、实习目的与要求(1)掌握水平场地平整土方量估算方法。(2)将建筑区内的倾斜场地改造成水平场地,要求按挖、填土方量基本平衡的原则,算出设计平均高程和挖、填土方量。二、实习仪器与工具水准仪一台、经纬仪一台、标尺一根、皮尺一把、记录版一块、木桩若干、铅笔一支、橡皮一个、三角板一个、计算器一个等。三、实习方法和步骤(1)选择一倾斜场地,用皮尺和经纬仪安10m的边长在地面上定出一矩形方格网,方格网个数定位7个。在方格网点上打木桩,写编号,并按比例绘制一方格网图。(2)求各方格网点地面高程。(3)计算设计平均高程。(4)计算填、挖高度。(5)确定填挖边界线。(6)计算填挖土方量。四、实习内容场地平整和土方量计算五、实习成果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及绘图附图中六、实习建议与意见(1)选择比较宽阔的场地测量,绘制9~12个方格网。(2)选择地形比较复杂的场地进行测量,增加测量和计算难度。篇二:测量学实习报告测量学实习报告报告题目:控制测量及地形图测绘课程名称:测量学学院:林学院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年级:水保111班学号:1109030144学生姓名:黄松指导教师:王晓红2020年12月10日目录一,前言:..................................................................................................................-4-1.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