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研专业课】《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pdf

【考研专业课】《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研专业课】《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稀缺法则:资源相对于人类无限欲望的有限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合理使用资源的要求。2.经济学的三个主要问题: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3.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是指稀缺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放弃的其他用途可能带来的最大收益。4.生产可能线:指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5.经济学:是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置到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6.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7.规范分析:是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说明某一具体经济事物是好是坏,是否符合价值标准。8.实证分析:排除了主观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作客观分析,只考虑经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9.静态分析:就是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经济变量处于均衡状态所必须具备的条件。10.动态分析:考虑时间因素对所有均衡状态向新的均衡状态变动过程的分析1.西方经济学基本假设:①理性人假设(自私,完全理性)②信息完全假设③市场出清假设2.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①人们面临权衡取舍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④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⑤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会上升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生产可能线的经济含义:①生产可能线揭示了稀缺法则②任何一个经济必须作出选择③选择就要付出代价,就有机会成本④具有凹性的生产可能线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⑤可以说明资源配置的效率4.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历程:①重商主义(西方经济学的萌芽)②古典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形成)③新古典经济学(西方微观经济学的成型)④当代西方经济学(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形和西方经济学的大发展阶段)第二章供求理论需求: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量:消费者在某一时间内的某一特定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意愿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斜率绝对值越大,曲线越平缓,敏感度越高;斜率绝对值越小,曲线越陡峭,敏感度越低。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数量。均衡: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指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程度的反应程度,或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1需求和需要的区别。需求指站在需和求两个角度看问题的,即需要和追求满足;指人们在欲望驱动下的一种有条件的、可行的,又是最优的选择,这种选择使欲望达到有限的最大满足,即人们总是选择能负担的最佳物品。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内外环境的客观要求在头脑中的反应;相当于对物品的偏好,并没有考虑支付能力等因素。2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需求的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3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的增加会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4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①商品本身的价格②相关商品的价格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④消费者预期⑤消费者偏好5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①商品自身的价格②生产技术水平③生产要素的价格④对未来价格的预期6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①商品的可替代性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③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④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⑤该商品支出在整个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7什么是供给定理?商品的供给数量随商品的价格上升而增加,随商品的价格下降而减少。8如何理解弹性原理在价格机制理论中的作用?(不是很会。。)第三章①效用: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或某种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