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引言1.在本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本课程从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始就设立了,当时设立的课程名称为《生物电子测量》,距今已经有15年历史。本课程的发展大致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7~1999年:课程创立探索阶段。“生物电子测量”选用了英文版教材《BiomedicalElectronicMeasurements》,参考教材为林家瑞根据该教材编译的《生物电子测量》,学时数72学时。97到99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科生每届学生约20人。第二阶段2000~2009年:课程发展完善阶段。采用华科大教授杨玉星《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讲义。课程为54学时,后压缩到36学时。2005年该讲义正式出版,更名为《生物医学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学内容体现出知识面宽并且有一定的深度的特点。教学内容在教材之外补充了如呼吸测量、临床实验室测量等若干章节。完成了课堂教学课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内容。本课程得到较大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每届学生约70~110人。第三阶段2010~2014年:科学整合阶段。2009年针对学生学习内容多、负担重,学校要求大规模缩减学时。根据学科特点,将《传感器技术》和《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进行了合并,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09版新版教学计划于2012年学生大三时实施。2.本课程主要内容生物医学测量是对生物体中包含的生命现象、状态、性质、变量和成分等信息进行检测和量化的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在医学研究及临床诊断、以及在运动医学研究中,生物医学测量都是一种最重要的基础性技术。生物医学测量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医学传感器和生物医学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测量对象本身的特点出发,讨论生物医学测量的基本问题,包括传感器和生物医学信息的结合,检测原理和技术方法的结合等。生物医学测量技术是生物医学仪器设计,生物医学工程和医学物理等学科的一个重要基础。生物医学测量仪器测量对象:生命体,主要是人体。研究内容:应用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医学的问题,主要是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即生理参数的获取。测量技术特点: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微弱信号的测量,复杂生命发出的不稳定的自然信号(非平稳信号)。学习内容3.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4.本课程特点5.学习目的和要求6.作业与考核7.教材及学习参考书目:1.《生物医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杨玉星20052.《生物电子测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林家瑞译,1990。3.《医学电子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张唯真等1998。4.《生物医学测量》人民卫生出版社陈延航等1986。5.《生物医学电子学高级教程》东南大学出版社王保华等,2001。6.《生物医学测量与仪器》复旦大学出版社王葆华2003。7.《现代医学仪器设计原理》科学出版社邓亲恺2004。8.《生物医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彭承林2000。1.在本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本课程从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设始就设立了,当时设立的课程名称为《生物电子测量》,距今已经有15年历史。本课程的发展大致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7~1999年:课程创立探索阶段。“生物电子测量”选用了英文版教材《BiomedicalElectronicMeasurements》,参考教材为林家瑞根据该教材编译的《生物电子测量》,学时数72学时。97到99届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科生每届学生约20人。第二阶段2000~2009年:课程发展完善阶段。采用华科大教授杨玉星《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讲义。课程为54学时,后压缩到36学时。2005年该讲义正式出版,更名为《生物医学传感器及检测技术》。教学内容体现出知识面宽并且有一定的深度的特点。教学内容在教材之外补充了如呼吸测量、临床实验室测量等若干章节。完成了课堂教学课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丰富了教学内容。本课程得到较大的发展。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每届学生约70~110人。第三阶段2010~2014年:科学整合阶段。2009年针对学生学习内容多、负担重,学校要求大规模缩减学时。根据学科特点,将《传感器技术》和《生物医学检测技术》进行了合并,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09版新版教学计划于2012年学生大三时实施。测量对象:生命体,主要是人体。研究内容:应用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生物医学的问题,主要是人体生命体征参数即生理参数的获取。测量技术特点:强噪声背景下的低频微弱信号的测量,复杂生命发出的不稳定的自然信号(非平稳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