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物理(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专题三 曲线运动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一只****呀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4届高考物理(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专题三 曲线运动WORD版含解析.doc

2014届高考物理(大纲版)一轮复习配套训练:专题三曲线运动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题三曲线运动eq\a\vs4\al(1.)(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如图,x轴在水平地面内,y轴沿竖直方向.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沿x轴正向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其中b和c是从同一点抛出的.不计空气阻力,则()A.a的飞行时间比b的长B.b和c的飞行时间相同C.a的水平速度比b的小D.b的初速度比c的大eq\a\vs4\al(2.)(2012·高考广东卷)如图是滑道压力测试的示意图,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相切,滑道底部B处安装一个压力传感器,其示数N表示该处所受压力的大小.某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下滑,通过B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N小于滑块重力B.N大于滑块重力C.N越大表明h越大D.N越大表明h越小eq\a\vs4\al(3.)(2012·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相距l的两小球A、B位于同一高度h(l,h均为定值).将A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B自由下落.A、B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A.A、B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B.A、B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C.A、B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D.A、B一定能相碰eq\a\vs4\al(4.)(2012·高考大纲全国卷)一探险队员在探险时遇到一山沟,山沟的一侧竖直,另一侧的坡面呈抛物线形状.此队员从山沟的竖直一侧,以速度v0沿水平方向跳向另一侧坡面.如图所示,以沟底的O点为原点建立坐标系Oxy.已知,山沟竖直一侧的高度为2h,坡面的抛物线方程为y=eq\f(1,2h)x2,探险队员的质量为m.人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1)求此人落到坡面时的动能;(2)此人水平跳出的速度为多大时,他落在坡面时的动能最小?动能的最小值为多少?eq\a\vs4\al(5.)(2012·高考福建卷)如图,置于圆形水平转台边缘的小物块随转台加速转动,当转速达到某一数值时,物块恰好滑离转台开始做平抛运动.现测得转台半径R=0.5m,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物块平抛落地过程水平位移的大小s=0.4m.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块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v0;(2)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答案:eq\a\vs4\al(1.)【解析】选BD.由平抛运动知识,飞行时间t=eq\r(\f(2h,g)),由高度决定,b、c飞行时间相同,a最短,A错,B对.结合x=v0t=v0eq\r(\f(2h,g)),h相同,x正比于v0,D正确.对a,h最小,x最大,故v0最大,C错误.eq\a\vs4\al(2.)【解析】选BC.滑块从斜面上不同高度h处由静止下滑到B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h=eq\f(1,2)mv2,在光滑圆弧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N-G=meq\f(v2,R)>0,所以支持力N>G,且h越大N越大,故选BC.eq\a\vs4\al(3.)【解析】选AD.由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来看,A、B做完全相同的运动,由题意可知,A、B一定同时处于同一高度上,所以当A运动至B所在的竖直线时,一定与B相碰,B错,D对;若A初速度大于某一值,便可于落地前与B相碰,A正确;若A初速度为某一特定值,恰好在A、B都回跳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位移为l,二者可以在最高处相碰,C错.eq\a\vs4\al(4.)【解析】(1)设该队员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t,在坡面落点的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y.由运动学公式和已知条件得x=v0t①2h-y=eq\f(1,2)gt2②根据题意有y=eq\f(x2,2h)③由机械能守恒,落到坡面时的动能为eq\f(1,2)mv2=eq\f(1,2)mveq\o\al(2,0)+mg(2h-y)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eq\f(1,2)mv2=eq\f(1,2)meq\b\lc\(\rc\)(\a\vs4\al\co1(veq\o\al(2,0)+\f(4g2h2,veq\o\al(2,0)+gh))).⑤(2)⑤式可以改写为v2=eq\b\lc\(\rc\)(\a\vs4\al\co1(\r(veq\o\al(2,0)+gh)-\f(2gh,\r(veq\o\al(2,0)+gh))))eq\s\up12(2)+3gh⑥v2的极小的条件为⑥式中的平方项等于0,由此得v0=eq\r(gh)⑦此时v2=3gh,则最小动能为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