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事故通报事故通报范文事故通报范文1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中直省属在哈单位: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单位)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厉开展“打非治违”,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我市安全生产事故4项指标全面下降,杜绝了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实现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市安委会对全市18个区县(市)和54个单位进行了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共评选出20个优秀地区、部门和企业,51个达标地区、部门和企业。现将情况通报如下:一、优秀地区和部门(一)优秀地区10个(二)优秀部门(企业)10个(不含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二、达标地区和部门(一)达标地区8个(二)达标部门(企业)43个三、对优秀地区、部门和企业,达标地区、部门和企业的表彰奖励按照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考核有关规定,市安委会决定:(一)给予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优秀地区行政“一把手”奖金10000元;主管副区、县(市)长和安监局局长参照执行;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参照奖金额度的50%执行。(二)给予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优秀部门行政“一把手”奖金5000元;主管副职参照执行;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市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参照奖金额度的50%执行。(三)给予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优秀企业行政“一把手”奖金5000元;主管副职参照执行;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安技员,参照奖金额度的50%执行。(四)给予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达标地区行政“一把手”奖金5000元;主管副区、县(市)长和安监局局长参照执行;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参照奖金额度的50%执行。(五)给予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达标部门行政“一把手”奖金3000元;主管副职参照执行;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市安委会成员单位的联络员,参照行政正职奖金额度的50%执行。(六)给予安全生产目标考核达标企业行政“一把手”奖金3000元;主管副职参照执行;安全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安技员,参照奖金额度的50%执行。事故通报范文220xx年4月27日11时左右,一车间二胺精制工段在清理干燥塔的过程中,发生一起填料自燃事故,所幸发现及时,处理得当,未造成大的损失。一、事故经过20xx年4月27日上午,一车间二胺精制工段正常停车清理系统,副主任XXX安排带班班长XXX带两名操作工清理干燥塔,10时左右,干燥塔人孔盖被打开,当时干燥塔塔釜和塔头温度均为109℃,经检查塔釜内脱落的填料不多。因需要进入塔釜内检修,未将人孔盖关闭。11时左右,发现塔釜底部着火,经及时扑救,明火很快被扑灭。二、事故原因1、干燥塔保温蒸汽未关闭,塔内温度过高,达到塔釜内残余物料的着火点;人孔盖打开空气进入塔内,为可燃物提供了足够的氧化剂。塔釜内的残余物料着火是造成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2、作业人员对干燥塔在清理、检修工作中的危险认识不足,为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3、对清理干燥塔作业人员培训教育不足,对干燥塔清理作业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认知不足;车间对干燥塔清理工作管理不到位、不重视,是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三、纠正、预防措施1、加强对全车间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全车间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特种作业人员技能培训,提高对设备及设备检修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的认识;提高人员素质和技能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2、制定特种备检修规程及检、维修方案;加强设备检修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于涉及到特种作业的,必须有专人监护;针对车间岗位的特殊性,要求各工段,班组组织讨论,针对工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害和危险做出明确的判断后,方可操作。3、针对精制塔和干燥塔的清理和维修工作,在塔顶加水管和氮气管,在清理和检修之前对塔内进行降温和置换,确保安全。四、处理决定1、对此次事故责任人XXX、XXX给予全公司通报批评,扣除二胺精制工段全体人员第二季度安全兑现奖。2、分管副主任XXX未及时关闭蒸汽阀门导致事故的扩大,对此次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给予处罚500元。3、车间安全员XXX对此次事故负有监管责任,但在事故处理时表现积极,不予处罚。4、给予车间安全经济责任制考核1000元。xx有限公司20xx年x月x日事故通报范文3一、事故原因及责任分析:1.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技术管理不到位,技改工程组织管理不细,运行管理不严格,新设备交接验收不规范。2.施工组织和现场安全管理、技术管理不到位,《安规》和《电气两票管理规定》执行缺位,现场作业过程中危险点分析和控制弱化,安全意识不强。现场验电范围不全面。3.监理单位未能认真履行工程监理职责,监督把关不严。4.领导层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安全管理深度不够。管理层管理粗放,力度不够。安全管理与生产实际脱节。作业层方面部分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安规》、“两票三制”等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