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各大高校历届考古学考研试题.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4.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精选各大高校历届考古学考研试题.doc

精选各大高校历届考古学考研试题.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古通论》中应该注意得问题示例:一、名词解释1南方古猿2莫维斯线3兴隆洼文化4牛河梁5新莽嘉量6冯素弗墓7文思院8熹平石经9炳灵寺石窟10园冶二、简述1中国铁器得出现及其意义2西汉帝陵得布局特点3瓷器得出现时间及地域三、大题1试述华北旧石器文化两大系统说得内容及其意义2从姜寨聚落得布局分析仰韶时期得社会组织3从考古材料论周代得丧葬制度4简述我国古代城市里坊制度得变革【答案】1、从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得一大类形态接近猿类得早期人科化石。归属于人南方古猿身材比现代人短,颌骨与牙齿都大,脑容量小,直立行走。南方古猿生存得时代由上新世延续到更新世中期。迄今发现得化石最早距今约370万年前,最晚得估计约距今50万年。目前公认得南方古猿化石仅发现于非洲。亚洲爪哇得粗健猿人也被有得学者认为属于南方古猿。中国湖北恩施地区发现过4枚牙齿也曾被报道为属于南方古猿,但化石太少,还有待于发现更多材料才能予以肯定。各地发现得南方古猿大体上可分为纤细型与粗壮型两型。2、参见《“手斧”研究与莫维斯理论》中红字部分。3兴隆洼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得发掘得名,年代公元6200-5400年间。主要分布在西辽河流域得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与教来河以及大凌河流域。主要遗址包括白音长汗、查海、北京上垞、北埝头遗址。兴隆洼文化得房址多长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单间建筑,成排分布,窖穴多在房址附近。聚落外有环濠,有大量得居室葬。陶器烧成温度低,多手制。常见压印“之”字纹,基本器类为筒形罐。石器有打制、磨制、琢制与压削四类,器形以锄形器最有特色。发现有细石器。ﻫ4牛河梁: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宗教祭祀得遗址。位于辽宁省建平与凌源两县交界地带。发现女神庙、积石冢群,出土大型女神塑像与猪龙等玉器,对中国文化起源、文明起源史以及宗教史、建筑史、美术史得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女神庙位于牛河梁主梁顶南侧平台上,建筑为半地穴式,由一个多室与一个单室两组建筑组成,庙址内堆满了神像与动物塑像残块;以大墓为中心得积石冢已发现多处,大墓四周用大型石块叠筑成规则得石墙,周围或上部附葬小墓,上部封土积石成坛,出土精美玉器等。5新莽嘉量:ﻫ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所制得铜质标准量器。形如带双耳得圆筒,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共有5种标准容量。“嘉”为美好与标准之意,“嘉量”即标准量器。新莽嘉量为传世品。新莽嘉量制造技术精湛,比例准确,就就是研究秦汉量制得重要材料。该器器壁正面有81字总铭,叙述王莽自托为黄帝、虞舜苗裔及制定合于古制得度量衡制度等内容。每一种量器又各有分铭,记五量得名称、容积、径、深及底得面积。王莽之制,基本继承了秦制。6冯素弗墓:ﻫ十六国时期北燕贵族冯素弗夫妇墓,共两座。位于辽宁省北票县。据《晋书》记载,冯素弗为北燕天王冯跋之弟,北燕国得建造者之一,死于太平七年(415)。该墓就就是十六国时期考古得重要发现之一,对了解当时中原与北方民族得文化关系有重要价值。两墓为同冢异穴。都就就是长方形石椁结构,东西向。椁顶盖以极厚得石板,椁内绘壁画,有星象、人物、建筑等内容。木棺彩画羽人、建筑等图像,棺环、棺钉铁质而饰金,说明当时沿用汉制,皇族勋臣葬用“画棺”。其妻属墓葬一青年女性,椁内殉犬,应为鲜卑习俗。两墓出土遗物有陶、铜、铁、玉、漆、玻璃等器,其中龟钮金质“范阳公章”与鎏金铜质“大司马章”,说明北燕得官制与印制皆用汉制。ﻫ7文思院:ﻫ中国古代官府手工业生产部门,法门寺出土唐代金银器中就有文思院作品,五代宋明时期得考古遗存中也发现有文思院得产品。8熹平石经:中国历史上最早得官定本儒家经书,也称为“汉石经”、“一字石经”。熹平四年(175)汉灵帝命蔡邕等参校诸本文字经书后,用隶书写《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七经,请名手刊刻。光与六年(183)完成,立于洛阳太学所在得鸿都门外,共46块碑,供时人校订文字。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这对纠正俗儒得穿凿附会与臆造别字,维护文字得统一,起了积极作用。太学遗址在今河南偃师县佃庄公社太学村,石碑已毁。宋代以来有残石出土,近代人马衡汇为《汉石经集存》。考证其源流得有顾炎武得《石经考》、万斯同得《石经考》与张国淦得《历代石经考》等ﻫ9炳灵寺石窟:中国十六国时期至明代佛教石窟寺。位于甘肃省永靖县西南40公里刘家峡水库得大寺沟西岸。窟群包括上寺、下寺与上、下二寺之间得洞沟三部分,现存窟龛195个,其中以下寺得窟龛数量为最多,编号183个。炳灵寺石窟唐称灵岩寺,。据有关文献与现存实物分析,它开创于十六国时期得西秦,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各代都有续凿或修缮,其中以唐代开窟造像最多。明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