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超全).pdf
上传人:小寄****淑k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8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超全).pdf

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超全).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人教版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人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C.用投影仪投放出来的电影画面属于虚像D.丢弃的矿泉水瓶容易引起火灾,是因为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会聚阳光答案:D解析:A.远视眼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错误;B.照相机在使用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错误;C.投影仪在使用时物距位于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错误;D.丢弃的矿泉水瓶与瓶内剩余的水组成一个中间厚边缘薄的的凸透镜,能会聚阳光,容易引起火灾,故正确。故选D。2、小晨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퐹点为一倍焦距处,퐻点为二倍焦距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A.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上移动B.烛焰位于A点时,成放大的实像C.烛焰位于B点时,光屏承接不到像D.烛焰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时,光屏上始终出现放大的像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像在光屏的上方,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即像要向下移动,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可知,应将蜡烛向上移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烛焰放在A点上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把烛焰放在B点上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承接不到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烛焰从A点移到B点的过程中,在F点左侧,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但过F点后,因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承接不到像,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A.O点为该凸透镜的焦点B.任意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都可以会聚于F点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D.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则该凸透镜对小灯泡发出的光将不具有会聚作用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O点为该凸透镜的光心,故A错误;B.任意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才会聚于F点,故B错误;C.若把图中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用手遮住,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变,对光将仍然具有会聚作用,故C正确;D.凸透镜对光始终有会聚作用,若在F点放一个发光的小灯泡,根据光的可逆性,对小灯泡发出的光仍具有会聚作用,故D错误。故选C。4、2021年12月9日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展示了一个中间充有气泡的水球,该水球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透过这个水球我们可以看到“一正一倒”两个缩小的像,关于这两个像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的3B.倒立的像是通过水球中间部分形成的C.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通过中间部分形成的D.无论正立的像还是倒立的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答案:D解析: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依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凸透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时;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ABC.水球上、下两部分形成凸透镜,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水球中间部分形成凹透镜,凹透镜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ABC错误。D.本题中,无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还是凹透镜成正立、缩小、虚像都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猫在镜中的像B.水中的筷子弯折C.水杯的影子D.手机相机拍照答案:C解析:4A.猫在镜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筷子弯折,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现象造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水杯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手机相机拍照,属于凸透镜成像,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