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全技术规范用电安全规程建筑施工暂时用电安全技术方法(一)电缆敷设供电缆应沿边或建筑物边缘埋设,并宜沿直线敷设;转弯处和直线段每隔20m处应设电缆走向标志。电缆直埋时,其表面距地面距离不宜小于0.2~0.7m;电缆上下应铺以软土或砂土,其厚度不得小于100mm,并应盖砖保护。电缆厂区道路交叉处,应敷设在坚固保护管内;管两端宜伸出路基2m。低压电缆(不包含油浸电缆)需架空敷设时,应沿建筑物、构筑物架设,其架设高度不应低于2m;接头处应绝缘良好,并应采取防水方法。电缆直埋时,电缆之间,电缆与其它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3.5要求。禁止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上方或下方。特殊情况应按以下要求执行:电缆之间、电缆与管道、道路、建筑物之间平行和交叉时最小距离表3.3.5项目最小距离(m)平行交叉电力电缆之间及其与控制电缆之间0.100.50控制电缆间—0.50热管道(管沟)及热力设备2.000.50油管道(管沟)1.000.50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管沟)1.000.50其它管道(沟道)0.500.50铁路路轨3.001.00公路1.501.00城市街道路面1.000.70电杆基础(边线)1.00—建筑物基础(边线)0.60—排水沟1.000.50电力电缆间、控制电缆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在交叉点前后1m范围内,当电缆穿入管中或用隔板隔开时,其交叉距离可减为0.25m。进入变电所、配电所电缆沟或电缆管,在电缆敷设完成应将管口堵实。(二)接地保护及防雷保护接地保护I类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及与该电气设备连接金属构架,必须采取可靠接地保护。注:I类电气设备确实定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接零保护应符合以下要求:架空线路终端、总配电盘及区域配电箱与电源变压器距离超出50m以上时,其保护零线(PE线)应作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接引至电气设备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必须分开。保护零线上禁止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保护零线和相线材质应相同,保护零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4.1.3要求。保护零线最小截面表4.1.3相线截面(mm2)保护零线最小截面(mm2)S≤16S16<S≤3516S>35S/2接引至移动式电开工具或手持式电开工具保护零线必须采取铜芯软线,其截面不宜小于相线1/3,且不得大于1.5mm2。用电设备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并联接地,并禁止串联接地或接零。当施工现场不单独装设低压侧为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变压器而利用原有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依照原系统要求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应采取焊接、压接、螺栓连接或其它可靠方法连接,禁止缠绕或钩挂。低压用电设备保护地线可利用金属构件、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等自然接地体,但禁止利用输送可燃液何、可燃气体或焊炸性气体金属管道作为保护地线。利用自然接地作保护地线时应符合以下要求:确保其全长为完好电气通路。利用串联金属构件作保护地线时,应金属构件之间串接部位焊接金属连接线,其截面不得小于100mm2。二、防雷保护(三)常见电气设备一、通常要求采取电气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并应有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使用中电气设备保持完好工作状态,禁止带故障运行。电气设备不得超铭牌运行。固定式电气设备应标志齐全。二、配电箱和开关箱配电箱和开关箱应安装牢靠,便于操作和维修。落地安装配电箱和开关机,设置地点应平坦并高出地面,其附近不得堆放杂物。配电箱、开关箱进线口和出线口宜设在箱下面或侧面,电源引出线应穿管并设防水弯头。配电箱、开关箱内导线应绝缘良好、排列整齐、固定牢靠,导线端头应采取螺栓连接或压接。具备3个回路以上配电箱应设总刀闸及分路刀闸。每一分路刀闸不应接2台或2台以上电气设备,不应供2个或2个以上作业组使用。照明、动力合一配电箱应分别装设刀闸或开关。配电箱、开关箱内安装接触器、刀闸、开关等电气设备,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可靠,触头没有严重烧蚀现象。三、熔断器和插座熔断器规格应满足被保护线路和设备要求;熔体不得削小或合股使用,禁止用金属线代替熔丝。熔体应有保护罩。管型熔断器不得无管使用;有填弃材料熔断器不得改装使用。熔体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更换熔体时禁止采取不合规格熔体代替。插销和插座必须配套使用。I类电气设备应选取可接保护线三孔插座,其保护端子应与保护地线或保护零线连接。四、移动式电气工具和手持式电开工具1、手持式电开工具管理、使用、检验和维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手持式电开工具管理、使用、检验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要求。2、长久停用或新领用移动式电开工具和手持式电开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并应测绝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