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弹力(教案)(课时)春学期.doc
上传人:雨巷****轶丽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力弹力(教案)(课时)春学期.doc

力弹力(教案)(课时)春学期.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力弹力(教案)(课时)春学期力弹力(教案)(课时)春学期/NUMPAGES4力弹力(教案)(课时)春学期第1课时主备人:黄健课题:8.1力弹力(1)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若干现象和事实,初步建立力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2.通过动手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指弹性形变),进而理解弹力的产生原因和产生条件。3.通过探究物体弹性形变大小和所受外力大小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学习重点:1.力的概念的建立;2.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学习难点:弹力概念的建立.课前准备:阅读课本,了解大意,概括重点,理清课文。1.列举3—4个物体和物体之间存在作用力的现象或事例。2.分析课本上列举的现象和自己所列举的现象、事例的共性特征,尝试给“力”下定义。3.寻找气球,或弹簧等物体,挤压或拉伸这些物体,体会弹力的产生过程。课堂学习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从今天起我们学习物理学中的核心内容—-力学,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什么是力,什么是弹力.师:许多人认为,力是由我们肌肉紧张引起的,当我们肌肉紧张时可以提水桶,可以推桌子等等,那么在物理学中“力”到底是什么呢?二、建立初步的力的概念.1.分析人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的事例。师:请大家观察课本图8—1所示的情形,手推汽车,手拉橡皮筋,手举杠铃,脚压跳板,这些事例中都存在力的作用。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例如手提水桶,手握笔写字,人站在雪地上雪地下陷等等,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在这些事例中,一共存在几个物体?汽车、橡皮筋、杠铃、跳板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物体之间存在什么?生:(1)两个物体。(2)汽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情况发生了改变;橡皮筋被拉长,发生了形变;杠铃被举高,运动情况发生了改变;跳板被压弯,形状发生了改变。(3)存在相互作用,并产生了一定的作用效果,这种作用在物理上就叫做力。师课件展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2.分析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事例。师:仅仅是人可以对外施加力吗?物体和物体之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大家首先独立思考,每人列举1—2例,然后在和同桌交流。生:思考,交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享刚才思考的成果。生说,师课件展示:马拉车,杆击球,锤砸钉,狂风把小树吹弯,起重机吊重物,弦射箭,水浮船,磁铁吸引铁钉,两根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分子和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吸引和排斥作用……3.建立力的初步概念。问:这些事例中都存在力的作用,请大家思考,发生力的作用的时候,一共存在几个物体?这些力产生了哪些作用效果?究竟如何给力下定义?生:(1)两个。(2)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形状。(3)力就是击、砸、吊、射、吸引、排斥等等作用。师:课件归纳:(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特点: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存在两个物体,一个是发出力的作用的物体,另一个是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分别叫做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3)作用效果: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4.概念的简单应用和加深理解。问:刚才列举的若干发生了的作用的现象、事例中,哪个是施力物体?哪个是受力物体?生:……再问: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一定要相互接触吗?请举例说明.生思考、讨论、交流:不一定。例如磁铁不接触铁钉也能吸引铁钉,玻璃棒和玻璃棒靠近时就相互排斥……三问:只有一个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吗?生思考、讨论、交流:不可能。不存在对应的事例。三、建立弹力的概念。1.认识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做一做】用力拉弹簧再撤去拉力;用力弯锯条再松手;将塑料刻度尺一端压在桌面上,用手指在另一端下压再松手;用力弯铝导线,再松手;用力拉橡皮筋再放手;用力捏橡皮泥再撤去外力;用手挤压气球再松手。【想一想】请同学们思考:以上这些实验中,力的作用效果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议一议】共同点是: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了改变。不同点是:有的撤去外力时恢复了原状,有的撤去外力时却不能恢复原状。撤去外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有:弹簧、直尺、橡尺筋、气球。撤去外力时却不能恢复原形的有:铝导线、橡皮泥。【归纳】形变:我们把物体的这种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弹性形变:撤去外力后就能恢复原状的形变。范性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联系实际】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一下有关弹性形变。在生活中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应用非常广泛,你能说出它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吗?生:蹦极、汽车减震、跳水跳板、弹弓、拉弯的弓,上紧的发条,蓝球……2.认识弹力的产生原因和条件.【分析1】用手拉长橡皮筋或弹簧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橡皮筋或弹簧也在拉我的手)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谁?(橡皮筋或弹簧)这个力是如何产生的?(橡皮筋或弹簧被拉长后,它有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