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邻家****曼玉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33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武王伐商利用了商朝士卒的临战倒戈取得胜利。周公将之总结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朝贵族对周之所以取代商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这一思考带来的结果是A.提出了中央集权思想B.形成了官僚政治理论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D.出现了天人感应学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央集权思想是将权力集中于中央,与材料“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不符,且西周时政治统治相对松散,排除A;西周政治为贵族政治,因而不可能形成官僚理论,排除B;分封制是周天子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各级贵族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则是分封制的依据,与材料“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不符,排除C;材料中周武王灭商利用了商朝士卒的倒戈,说明人类社会政权变迁是天意,与“天人感应学说”相符,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天人感应学说2.毛公鼎为西周晚期重器,鼎内有现存青铜器中最长的一篇铭文。清末书法家李瑞清曾说:“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郭沫若也曾评论:“毛公鼎煌煌巨制,抵得上一篇《尚书》”。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该铭文反映了西周晚期的社会状况B.后世书法文字皆受该铭文的影响C.该铭文是《尚书》内容重要构成D.《尚书》在西周时期即为儒家经典【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可知,毛公鼎的文字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选项A正确;选项B表述绝对,排除;毛公鼎铭文的地位与《尚书》相同,但其不是《尚书》内容,排除C;西周时期儒家尚未创立,排除D。3.“上计”制度战国时期既已出现,秦汉时期得到发展,是一种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逐级向上呈递上计文书,最终使朝廷了解地方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等状况,并根据考核结果,朝廷予以地方官员升、降、赏、罚的制度。该制度的实施A.杜绝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B.抑制了官员贪腐现象的出现C.促成了汉代选官制度的变化D.强化了中央对于地方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地方行政长官定期逐级向上呈递上计文书”可知,上计制度便于中央了解地方,而且中央据此对地方官员进行“升、降、赏、罚”,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制度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选项D正确;选项A、B表述绝对,排除;上计制度与选官制度变化无关,排除C。4.观察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三幅图反映的都是农具B.都是以水作为动力C.按出现的先后排列是高转筒车、水转翻车、水排D.高转筒车的应用主要在北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三者都是利用水作为动力,筒车和翻车是灌溉工具,水排是冶炼工具,选项B正确;水排不是农具,排除A;水排出现时间早于筒车,排除C;高转筒车需要湍急的河流方能运转,因此主要在南方使用,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对材料中涉及的筒车、翻车、水排基本功能的掌握。5.通过对“中国基本古籍库”中不同时代文献中的“弃儒+从事某种职业”一词进行检索,明清时期“弃儒”一词的出现频率较唐、宋、元有了明显增加,就内容而言,“弃儒就贾(商)”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对该现象认识正确的是A.见证了科举制度走向没落B.论证了自然经济走向瓦解C.说明了儒学地位受到冲击D.反映出商品经济影响扩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与前朝相比,明清时期出现了大量弃儒从商的现象,说明当时从商对人们吸引力大,即商品经济影响扩大,选项D正确;弃儒从商与科举制无关,排除A;自然经济瓦解是鸦片战争后开始的,排除B;明清时期儒学是正统思想,选项C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结合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情况来解读弃儒从商这一现象。6.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由田邑到实物的转变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由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了政治制度的变革C.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D.俸禄制度的变革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赋税制度。从用田邑到用实物不能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使用才能够体现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从实物到货币的变化体现的是经济制度的变革,而不是政治制度的变革,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周朝实行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征收实物——粮食作为赋税;东汉时期,除征收实物税以外,还征收算赋和口赋;自唐中期到清末,开始以征收货币作为征税的主要方式,由此可以看出俸禄制度的变革与赋税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俸禄制度的变革不能体现中央集权的强化。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官员俸禄发放形式的变化•特点7.对中国古代书法,有“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