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孔子伦理思想的特点论文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开创者。他以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阐述了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注重道德的自我修养;明确阐发了道德原则、规范和道德评价问题,开辟了中国古代伦理思想的先河。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格式、行政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论文关键词:孔子;伦理思想;特点孔子是中国古代伦理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了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原则,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人手来解救社会危机。因此,他以仁为核心范畴,提出了一系列道德规范,建立了完整的伦理道德学说,并以此作为自己学说的主体内容。这些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浓重的伦理道德色彩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在孔子整个学说中,仁是伦理道德范畴;礼可以说是政治范畴,它包括所有的社会规范、典章制度。仁和礼的关系,也就是道德和政治的关系,两者密切结合,溶为一体。政治伦理化,伦理政治化,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一大特色。孔子不仅要求统治者把奴隶当作人看待,还提出了一套仁政、德治的现实政治主张,要求对他们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减轻剥削、压迫,缓和阶级矛盾。后来孟子的仁政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原来,在殷周社会,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目睹礼的破坏和刑的滥用,社会出现大动乱的局面,他提出了新的改革主张,一面用仁来充实礼的内容,要求统治者们克己复礼,作出让步,从道德感情上促进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并主张齐之以礼,使礼也下到庶人,以扩大其作用范围;一面用仁来削弱刑的作用,提供仁政、德政,而不专靠镇压,以缓和敌对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孔子伦理政治思想中这些寓有重现实、积极进取的主张,一经后来进步思想家的批判地发展,就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成了反抗统治阶级专横残暴和揭露政治黑暗的经典根据,成了他们坚持人民立场向当权者作斗争的思想武器。孔子提出民无信不立(伦语·颜渊)这一开明主张,认为如果人民对政府缺乏信心,国家是站不起来的。在他看来,一个国家民信是至关重要的。怎样作才能取信于民呢?孔子的回答是,这个国家要讲道德,要言而有信。为此,他提出了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和为国以礼(论语·先进)。他赞尝自己的学生南宫适能总结出历史上,尚力者不得善终,尚德者终有天下的经验教训。由此可见,孔子是看到了道德和政治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孔子及儒家所主张的德政就是主张剥削轻点、压迫轻点的王道和仁政,反对剥削重、压迫重的霸道和苛政。这种主张诚然有助于缓和那个历史时期的阶级矛盾,维护当时相对的社会稳定,使得那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得到充分发展,这就具有进步性。孔子把伦理、教育、政治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为统一的整体。《论语》中所记的孔子教育,大量的是伦理道德教育。孔门四科中也以德行为先。孔子认为这是培养士、君子的首要条件。就政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以人伦,培养为封建政治服务的士、君子。孔子揭示出政治、教育、伦理三者的密切关系,注意到政治除了刑、政以外,还有道德教育。这方面今天对我们还是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不仅要搞经济建设,同时还要重视道德教育。道德和法律不同,它不是依靠外力的强制,而是主要依靠自我觉悟。因此,孔子十分注重自我修养。他关于道德的自我修养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讲了学、思、行。学即学习。孔子很强调学习的重要,《论语》作了精到的论述,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学而不厌(论语·述而),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等等。这里的学主要是指学礼,但也不排斥学文(知识),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君子博学于文(论语·雍也)。他认为虽然有生而知之者,但是即使是这样的圣人也要学。不学古代的礼、文,道德就会产生各种流弊。思即思考。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重么;说的话,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要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果;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总之,要用心里的道德观念来检查,反省自己。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考察立利,如违背道德观念,就是错的,就要改正,过,则勿惮改(论语·述而);另一方面,通过思的活动,如果发现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你就无所忧,君子不忧。学与思的关系是:学而不思则罔(无所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论语·为政),二者不能偏废。论文相关查阅:毕业论文范文、计算机毕业论文、毕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