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水利工程(合集).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世界著名水利工程(合集).docx

世界著名水利工程(合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世界著名水利工程(合集)第一篇:世界著名水利工程世界著名水利工程1.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ItaipuDam伊泰普大坝建在流经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之间的巴拉那河上。两国联合建坝,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直到1982年才竣工,其耗资200亿美元。大坝有60层高,坝后的水库沿河延伸达161千米。自1990年改进以后,伊泰普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18台水轮机组发电量达1.26万兆瓦。它的发电量比仅次于它的对手―委内瑞拉的古里大坝,要高出20%以上。伊泰普水电站生产的电能由巴西与巴拉圭两国分享。但是,巴拉圭只使用了发电量中极小的一部分。所以,巴拉圭将其份额中的大部分卖给了巴西。2.世界最高重力坝之一--胡佛大坝HooverDam工程建于1931年4月,1936年3月竣工。水库名米德湖,总库容352亿立米。水电装机1134.5万kW,两个泄洪隧洞引水明渠长约198米,泄量为11340立米/秒。4个进水塔每个底部直径25米,最大坝高222.5米。该坝于1955年被评为美国现代土木工程七大奇迹之一。该工程建成后,在防洪、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水力发电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开发和建设美国西部各州作出了贡献。3.世界最高坝--罗贡坝RogunDam世界最高的土石坝,也是世界最高坝。工程于1975年开工,1989年完工。位于塔吉克国和国阿姆河支流瓦赫什河上。工程主要任务是灌溉与发电。最大坝高335米,坝顶长660米,坝顶宽20米,底宽1500米。坝体体积7550万立米。水库库容133亿立米。水电装机360万kW。4.埃及尼罗河上的大型水利工程--阿斯旺高坝AswanDam阿斯旺高坝位于开罗以南约700Km。工程于1961年开工,1970年竣工。大坝采用粘土心墙堆石坝,高111米,顶宽40米,底宽980米,坝顶长3830米。阿斯旺大坝在粘土心墙内布置灌浆和廊道是大胆创新,廊道净宽3.5米,高5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库总库容为1689亿立米。枢纽建筑物包括大坝、引水工程和电站。电站装机容量为210万Kw。阿斯旺水库具有灌溉、水力发电和防洪等作用。5.三峡大坝ThreeGorgesDam三峡大坝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也是世界最大的混凝土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工程是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在发挥巨大的防洪效益和航运效益外,三峡大坝左右岸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安装2台5万千瓦电源电站,其225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为世界第一,三峡大坝荣获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世界纪录。三峡大坝全长约2309m,坝高185m,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大坝利处:防洪;发电;蓄水北调;促进航运。弊端:破坏长江江豚生态。第二篇: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小编推荐)自己为自己喝彩!!马瑶瑶孙涛金园《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与水利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有些地区农业的盛衰与水利的兴废直接有关。两者的密切关系具体表现在下列几方面:一是对中国农业经济区的形成和转移有重大影响。如秦、汉时期,一系列大规模灌溉渠系陆续兴建,由此而形成了关中、成都平原和冀、鲁、豫等几个重要农业经济区。东汉至魏、晋,陂塘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使江淮之间成为重要农业经济区。中唐以后,长江下游塘浦圩田水利的发展为农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地区创造了条件。其次,水利促进了一些地区耕作栽培制度的发展。如长江流域沮洳下湿地区,随着塘浦圩田水利的发展,排灌技术的进步,耕作栽培制就由一年一熟逐步演进为稻、麦两熟和两稻、一麦的制度。第三,水利使一些地区的作物组成发生变化。黄河流域自西周迄至春秋,主要农作物为黍、稷;而到战国、秦、汉时期,粟、菽(大豆)、麦则成为主要农作物。菽、麦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是促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再就是农田水利排灌事业的发展,促使一些低产地区变成为农业高产区。中国农业,自古以来在水的条件方面一直很不理想。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往往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亟需靠人工灌溉来保证。因此,中国自远古就开始重视农田水利的兴修。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稻谷遗存以及骨耜来推测,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生产,已初步掌握了根据地势高低开沟引水和做田埂等的排灌技术。黄河流域一直流传着大禹“疏九河”,“尽力乎沟洫”的传说。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这些可算得上是中国农田水利事业的萌芽时期了。而到了西周时期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芍陂、漳河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川西、中原等地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